莫雷尔微微颔首,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然而,当涉及到具体货物数量时,英国商人的态度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说吧,准备给我多少件?”毫无疑问,莫雷尔最关心的还是货物的数量。至于酒水的价格,那是他与波尔多方面早已商议好的事情,与运输船无关。通常情况下,6瓶为1件。
菲尔德从怀中掏出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字迹的纸条,这是他在船长室拿到的货单。他仔细地读道:“一共是两千件,共计1万2千瓶波尔多产的上品红酒,尊敬的先生!”
听到这个数字,莫雷尔显然非常不满,他挥舞着手中的文明棍,语气急促且带着几分愤怒,嚷嚷起来。
“不、不、不!那个该死的莱克勒家伙,这艘‘北海女神号’至少能装运10万瓶红酒,而他却只给我准备了八分之一,这次我要一半!一半,5万瓶红酒,你明白吗?”
莫雷尔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在强调这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生意上的需求,更是一种商业原则问题。
“我的客户遍布伦敦及其周边地区,他们对法国红酒的需求量极大。如果每次只能得到这么少的货物,那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他的声音虽然压低了,但却充满了力量,“我们需要更多的货源来保持竞争力,尤其是在当前这种供应紧张的情况下。”
面对莫雷尔的强烈反应,菲尔德显得有些为难,他双手一摊,露出一脸无奈的表情解释道:“可是,莫雷尔先生,这次航行遇到了许多意外情况,包括我们失去船长在内的种种困难,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装载能力。现在整个船舱也只有3万瓶。至于其他的,早在克里夫和伊利斯等其他地方卸掉了。”
莫雷尔沉默了片刻,然后深吸一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好吧,3万瓶就3万瓶!”伦敦商人莫雷尔不容置疑地挥了挥手,他的动作果断有力,仿佛在划破这黎明前的寂静。
随后,莫雷尔微微侧头,示意跟在他身后的犹太会计点出价值1万英镑的一箱子金币(折合26万法郎)。
那犹太会计身着整洁的黑色西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专注而谨慎。他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账本,仔细核对了一番,然后指挥着身旁的助手,从马车上抬下一个沉重的木箱。
两个壮汉费力地抬着那个装有金银币的木箱,脚步有些蹒跚地走到,已成为“北海女神号”新船主菲尔德·托克的脚下。木箱落地时,发出沉闷的声响,扬起一阵淡淡的尘土。
转过身,英国商人大步走到船舷边,他的身影在黎明前的微光中显得格外高大。他冲着那些急匆匆赶来的一群码头搬运工,大声喊道:“40分钟内搬完,每人3个先令;超过时间的,每人只有1个先令。”
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使得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不敢怠慢。那些搬运工们原本还睡眼惺忪,听到这极具诱惑力又充满威慑力的话语,瞬间精神一振,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