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师弟你选择了秦国?”
喝完酒,嘴角挂着温和笑容,韩非声音清朗,语气略显轻佻但不浮夸。就如同后世司马迁评价平原君赵胜‘翩翩浊世之佳公子’那样。
韩非平日里并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但其一身并不盛气凌人,反而令人如沐春风的贵气和其在这个时代显得独特的性格。
他是那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作为一颗金子让人永远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不错,师兄,你选择的是最弱的韩国吧?”
李斯无论是站立坐行的身形还是说话的语气,似乎永远都是在板着。
一板一眼,一丝不苟,时刻向外人展现他的严谨和认真。
至少在韩非和小圣贤庄其他人眼里,李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趣且呆板。
“韩国终究是我的故国。”
韩非淡笑着解释了一句,温润如玉的眼眸眺望远山。
李斯看着自己师兄的背影,眼眸闪烁了一下。
他知道,一年前,师兄韩非的父亲,已经登基成为现在的韩王——韩王安。
抛开他们彼此的选择不谈。
师兄是天生贵胄,而他李斯,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师兄果然心胸广大,只是较之天下其他籍籍无名之人,我李斯从来都没有甘心过!既然师兄选择了韩国,师弟认底蕴短簿,便选择这七国实力最强的秦国吧,也只有这样才配跟师兄一决胜负。”李斯眼睛里散发着惊人的精芒,隐藏着野心说道。
“原来这就是师弟的选择。”韩非眼睛锐利半眯,借着酒意调侃一笑。
李斯和韩非都很清楚。
他们彼此之间,一个选择最强大的秦国,一个选择最弱小的韩国。
下次见面,两人很可能将会是敌人!
同在荀子门下求学,他们都知道对方是很有才干之人,如果作为敌人,那将会是极其难缠的对手。
不过,天才总是惺惺相惜,吾道不孤,这样才有趣。
金乌东升,阳光下弥漫着海上烟云,似有朦胧的仙山隐匿其中。
师兄弟两人再交流几句后,行过礼仪,长亭内,沿着廊道的两个相反方向,背驰而行,渐行渐远。
韩非并没有着急回到韩国国都,而是不停的游历韩国的边境,一路上花钱救济灾民,顺便用脚徒步丈量大地,感悟天地之理。
已经进入韩国境内的韩非目睹着一路上的满目疮痍,诸多衣不遮体,破衫烂缕如同乞丐的百姓。
内心顿生悲悯感慨,自己的国家真的有救吗?
破败的村庄,似乎是刚刚遭受过战火的肆虐。
韩非已经不知道在韩国境内看到过多少类似的场景。
被战火焚烧的焦黑泥土上,是已经虚弱到无法哀鸿遍野的哀叹声,以及骨瘦如柴,蓬头垢面的老人和幼童。
苦难让他们的脸上尽是麻木,但在求生本能下,又对周围一切的变故如惊弓之鸟。
这是个弱肉强食,互相吞并的时代。
诸子百家,春秋盛世,战国七雄,歌颂的都是传奇。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一直在发愤图强,日益壮大,已经逐渐成为了七国中的霸主。
韩国曾经也辉煌过,只不过此时已经走了下坡路,成为了垫底。
“韩国不愧是被称作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是真的有够破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