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李文烨已于年前辞官,如今跟李母回到了京师,李父过去一年因为心力交瘁,身子骨不大好,需要休养。
维珍安排高郎中去给李父医治,一开始的时候,李文烨还急得不行,表示自己的身子骨自己知道,早就好了,这就能赶回山东帮衬女儿打理养生堂去了。
维珍根本就不接李父这茬儿,只是授意高郎中在李母面前把李父的情况说得夸张一些,自然有李母收拾李父,根本就不用不着她插手嘛。
所以李父如今已经老老实实休养了三个多月,高郎中拟的滋补药方一日三顿都是李母盯着喝下去的,如今李父的身子骨比起之前是真的好了不少,肉眼可见地比从前胖了也壮了。
李母也总算放心了。
这个时候,维珍就不拦着李父要去山东下岗再就业了。
按照计划,李父李母会在下个月初赶在大封皇子之前走。
自从维珍被封为侧福晋之后,李家冷清多年的门楣就明显变得热闹了,只是从前李父李母一直人在外地,李绘清夫妇也去了定州,所以想要烧热灶的人也只能作罢。
但是这回,自从李父李母回京之后,即便李父已经辞官,要来登门拜访攀关系的那也多了去了,随着维珍的名声日响还有大封皇子的庆典一日日靠近,李家只能越发不安生。
李父李母心里就挺不踏实,思来想去,这个时候,作为维珍的娘家还是要尽可能低调,没得给维珍招惹麻烦。
所以,这个时候离开悄无声息离开京师最好。
李父还打算好了,这回务必要从定州经过,到时候他得当面好好儿提点提点儿子,务必小心谨慎,万不能拖了妹妹的后腿。
当然了,这就没必要让维珍知道了。
既是李父的身子好了,维珍也能放心让他去山东了,不过临行之前知道跟武家的事儿定下,想必老人家也能松口气儿的。
自然了,李父李母都知道的事儿,维珍也不会瞒着四爷,事实上,自从上回在济南府跟李母见面敲定过这事儿之后,维珍就已经同四爷提了。
四爷当时就说:“武家的眼光不错。”
维珍一脸骄傲:“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侄女儿!”
维珍不觉得自己对慧娴慧妍开了滤镜,但是她依旧觉得慧娴慧妍是特别特别好的姑娘,所以……
慧娴慧妍真的就特别特别好啊!
很明显,维珍不仅对自己的侄女很满意,对武家小公子武诚益还有武家的整体条件都是很满意的。
其实在四爷看来,武家的条件还是差了些的。
维珍那么心疼两个侄女儿,几乎是拿慧娴慧妍当闺女看的,在为她们挑选夫婿上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四爷自然也希望两个孩子能够婚姻顺遂。
不过,除此之外,四爷是希望李家的姻亲能够尽可能地为维珍提供助力的,李家的门楣还是低了些。
武家的门楣也高不到哪儿去,顶着侧福晋侄女儿的身份,慧娴慧妍本来可以嫁得更好,但是在得知武家家风极正且几代人都没有纳妾的传统之后,四爷也就没什么异议了。
维珍自有维珍的挑选标准。
不过武家虽然门楣低了些,但是却有一点好处,武格格一向跟维珍交好,日后李家跟武家亲上加亲,武格格自然对维珍更加忠心不二,这是四爷愿意看到的。
想到这些,四爷就对这桩亲事更觉得满意了,当下抿了口茶,然后含笑看着维珍,道:“你这个作姑姑的怎得如此小气呢?”
维珍一脸茫然:“我怎得就小气了?”
“明明是一般大的两个侄女,怎得你就只给挑了一位女婿?也不怕叫人觉得你这个做姑姑的厚此薄彼。”四爷道。
“我倒是想一碗水端平,可是这不是还没找到合适的嘛。”
说到这个,维珍一脸发愁,不过瞅着四爷眼角含笑,维珍心头一动,然后起身,行至四爷面前,不由分说就一屁股坐在了四爷的腿上,然后一边伸手环住了四爷的脖子,一边轻轻晃着。
“要是我这个小姑姑真是因此落了个厚此薄彼的名声,你这个做小姑父的名声难道就不会跟着受损?所以,就算是为了保住咱们两人共同的声誉,你这个小姑父也要出手帮忙啊!”
四爷沉着脸看着维珍,再开口,语气也是硬邦邦:“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