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宫殿内,朱厚熜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朱由检,还真有点本事。这活字印刷术改良得不错,百姓能读书识字,对朝廷的认同感也会增强,我大明的统治就能更加稳固。”
严嵩眯着眼睛,满脸谄媚:“陛下圣明,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才有朱由检这样的贤君为百姓谋福祉。这活字印刷术的学习和推广,可得好好安排,让天下百姓都能感受到陛下的恩泽。”
戚继光一脸兴奋,握紧拳头:“好!有了这活字印刷术,俺就能印些练兵的手册,让士兵们更好地学习战术。俺想派些军中的识字兵去学习,陛下您看行不行?”
徐阶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学习活字印刷术,可先在军中试点,然后再推广到民间。同时,要加强对印刷内容的审查,确保传播的都是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知识。”
朱厚熜听后,挥了挥手:“就这么办。严嵩,你负责协调各方,安排人员去学习活字印刷术;戚继光,你先在军中做好试点工作;徐阶,你盯着印刷内容的审查,不得有误。”
隆庆位面
乾清宫内,朱载坖满脸惊喜,连连鼓掌:“这朱由检,智谋过人!这活字印刷术的改良,对我大明的发展意义非凡。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还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咱们得赶紧组织人去学习,让这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拱双手背在身后,神色冷峻:“陛下,学习活字印刷术,需制定详细的计划。要确保学习人员的选拔公正合理,学习过程有序进行。同时,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让我大明的活字印刷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张居正目光炯炯,补充道:“陛下,可与各地的商会合作,鼓励他们投资印刷业。在学习活字印刷术的同时,培养一批懂得经营印刷工坊的人才,促进印刷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另外,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新,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身于文化创作和印刷事业。”
朱载坖点头赞同:“就依你们所言。高拱,你负责制定学习和推广计划;张居正,你着手与商会合作,推动印刷产业的发展。务必让这活字印刷术在我大明发挥最大的价值,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高拱和张居正领命而去,朱载坖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深知,这活字印刷术的学习和推广,将是大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契机,而他作为皇帝,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为大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一日,朱由检在御书房中审阅各地呈来的科举名录与考生文章,看着那些千篇一律、内容空洞的文章,不禁眉头紧锁。】
【他意识到,科举虽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当下学子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急需改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由检心中有了新的想法——创办“邸报学堂”,并刊印专门的科举备考书籍《五年科举三年模拟》。】
【早朝时分,朱由检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庄重地对群臣说道:“诸位爱卿,朕近日思索,我大明科举关乎国家兴衰、人才选拔,然而如今学子所学与科考实际需求多有脱节。”】
【“朕欲创办‘邸报学堂’,将邸报内容引入教学,让学子们及时了解朝政时事、民生百态,同时,刊印《五年科举三年模拟》,汇总历年科举真题、优秀范文以及备考要点,助力学子更好地备考科举。”】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礼部尚书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此举,实乃高瞻远瞩。邸报汇聚天下要事,引入学堂,可拓宽学子视野,让他们知晓天下大事,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刻板知识。”】
【“《五年科举三年模拟》若能精心编纂,也定能为学子们提供有效的备考指导,提高科举选拔人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