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这可真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玩意儿啊!”王武兴奋地叫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伸手捏起一块灯盏糕,毫不客气地咬了一口,只听得“咔哧”一声脆响,那灯盏糕在他口中瞬间化作了碎屑,他一边咀嚼着,一边不停地赞叹道:“嗯,这味道简直太棒了,酥脆可口,比京城点心铺子卖的还要香呢!”
赵流则显得比较文雅,他小心翼翼地拈起一片薄如蝉翼的芋丝糖,将其举到眼前,对着灯笼的光芒仔细端详着。
那芋丝糖在光线下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赵流不禁感叹道:“这手艺真是绝了,芋丝糖做得如此薄,却还能保持丝丝分明,而且甜香扑鼻,实在是令人惊艳啊!”
李宝儿看着两位同伴对美食赞不绝口,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笑着给坐在对面的老婆婆夹了一筷子鱼,温柔地说道:“您老人家一来,我们可就跟着有口福啦!”老婆婆连忙摆手,笑着说道:“哎呀,你们这些孩子真是会说话,我不过就是带了些家乡的小吃过来,让大家尝尝鲜罢了。”
萧谨言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般,安静地端坐在李宝儿的身侧。
他的怀中,正抱着那个已经略显倦意的小家伙——萧承煜。小家伙的小脑袋,像一只慵懒的小猫咪一样,轻轻地靠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眼睛半闭半合,仿佛下一刻就会沉沉睡去。
萧谨言的目光,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一般,温和地扫过整个热闹的场面。他看着大家兴高采烈地品尝着各种美食,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浓浓的温馨和满足。
小翠和姑娘们挤在一处,叽叽喳喳地笑闹着,正为一块雪花酥该谁吃而争论不休。
阿芷端着碗,像个大姐姐一样,追着一个半大的弟子,苦口婆心地劝他再多吃点青菜。
云裳则在一旁细心地帮老婆婆布菜,轻声询问着点心的做法,不时还夸赞几句。
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永州点心,一边愉快地交谈着。话题从点心的制作工艺、口感,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各自的故乡。
“说起来,我离家长安也快十年了,”一位从关中来的弟子感慨地说道,他抿了一口酒,眼神有些惆怅,“最念想的,还是老家那口羊肉泡馍啊,那味道,啧啧,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我可不一样,”另一个弟子接话道,“我想念的是我们江南的莼菜羹,那才叫一个鲜呢!每次想起那滑嫩的口感,我都忍不住流口水。”
负责采买的张伯也叹了口气:“我老婆子前日来信,说老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今年结的果格外多,可惜……我们是尝不到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遗憾和思乡之情。
这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喧闹的场面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在座的人们,大多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前途而背井离乡的游子,此时此刻,那被深埋心底的思乡之情被猛然勾起,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们的脸上,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几分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