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她微微一笑,缓缓地举起手中的茶杯,杯中的茶水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她的声音清脆而又温暖,宛如春日里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了那片寂静:“正是因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最终汇聚在这慧养堂,这里才成为了一个全新的‘家’啊。”
她的目光环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接着说道:“你们看,今日这桌上摆放的美食,有来自永州的点心,有关中的羊肉——虽然不是原汁原味,但也是孙大娘按照张伯说的法子精心炖煮的,还有来自江南的新鲜蔬菜……我们品尝的,不正是这天南地北的缘分吗?”
说到这里,李宝儿的目光变得更加柔和,她轻轻地看向众人,仿佛能透过他们的眼睛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大家来自何方,无论我们的家乡相隔多远,此时此刻,我们能够同桌而食,便是一家人。
就算他日有人要离开这里,去往更远的地方,慧养堂也会永远为你们备着一杯热茶,等待着倾听你们讲述新的故事。”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地流淌过每个人的心田,驱散了那缕淡淡的愁绪。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也在瞬间被打破,大家的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彼此之间的距离似乎也在这一刻拉近了许多。
“师父说得对!”王武一脸兴奋地率先举起酒杯,声音洪亮地喊道,“为我们这‘天南地北’的缘分,干杯!”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段奇妙缘分的感慨和珍视。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响应,举起酒杯,一同附和道:“为慧养堂这个家,干杯!”这一声声呼喊充满了热情和活力,仿佛将整个院落都点燃了起来。
随着酒杯相碰的清脆声响,笑声如涟漪般在人群中荡漾开来。这笑声中既有对彼此相识的喜悦,也有对慧养堂这个大家庭的归属感。
在这一刻,大家的心似乎都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夜色渐深,月牙儿挂上树梢。
席终人散时,各自脸上都带着酒足饭饱后的红晕与惬意。
老婆婆被小翠小心搀扶着去安排好的厢房休息;王武和赵流帮着收拾碗筷,还在争论哪样点心最好吃;姑娘们约着明日一起尝试做那芋丝糖;几个年轻弟子勾肩搭背,哼着不同地方的小调,往后院宿舍走去。
杯盘狼藉的桌边,最终只剩下李宝儿和抱着熟睡儿子的萧谨言。灯笼的光晕柔和地笼罩着他们,萧谨言空出一只手,轻轻握了握李宝儿的手。
“累了?”他低声问。
李宝儿摇摇头,看着这热闹过后的静谧院子,空气中还残留着饭菜香和点心的甜味,以及那份由天南地北汇聚而来的、名为“家”的温暖气息。她微微一笑:
“看着大家开心,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