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吴逐春的事件牢牢霸占着众人的关注。
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来自皇宫的结果。
据说,这件事传出去,就连当初“吴辞”所在的军队都被惊动了。
那位将军亲笔所写的书信连夜入京,信中的内容披露了出去一部分。
在信中,他无比详实的写下了,吴逐春所立下的每一桩军功的由来。
显然,这位将军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求情,但却是拿自己的前途作为赌注,试图救下自己曾经的手下。
这件事传出去,人心触动。
许多官员即便猜不出唐帝的心思,也无法坐视不管了,陆陆续续的上书进谏,请求唐帝宽恕吴逐春的罪行。
奏折如雪花,纷飞入养心殿,
而在这场官司结束的第十天,一直沉寂的皇宫,终于有了动静。
“建安一年,文王大兴科举,新科探花吴逐春,才华横溢,勇毅果敢,为了保全老父性命,不惜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此孝心感天动地,千古未有,欺君之罪,实属情有可原,朕再三思虑,决定宽恕,并册封吴逐春为‘忠烈侯’,赏灵石万颗,府邸一处……”
此消息一出,整个洛阳都一片欢腾。
“皇帝下旨,吴探花无罪释放!吴探花无罪释放!”
孩子们激动得就像是一只只猴子,在街道奔走相告。
蔫巴巴的妇人们本来在院子里晒衣服,听到这个消息,着急忙慌的夺门而出。
“李家那孩子,你说的是真的吗?从哪听来的?”人们团团围上,眼里就像是冒着光。
“真的,千真万确,差役们正到处张贴告示呢,很快就到咱们这里了!”
孩子兴奋无比地说,“而且,吴探花不仅被无罪释放,而且还封侯了呢!咱们这位陛下,胸怀太宽广了!”
这一天,吴逐春被大理寺正式从牢狱中请出。
从阴暗潮湿,不见天日的地底,蓦然来到阳光之下。
吴逐春第一反应是抬起手,挡在眼前,这光芒未免也太刺眼了。
可紧接着,她便发现周围的声音格外嘈杂。
“吴探花!吴探花!”
“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重任!”
“皇天不负有心人,国之将士,父之爱女,终究没有心寒!”
“大唐第一女侯!”
欢呼声,庆祝声,声声不息,此起彼伏。
“这……”吴逐春看着大理寺外的人山人海,心神震撼,终于还是有两行清泪滑落脸颊。
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次日,人们一如往常购买这一期的《长安报》。
拿到报纸,人们看了一眼头版,便准备往后翻。
因为,《长安报》的这个版块,永远都是只留给李讲的。
而李讲又经常东奔西走,所以这里也就经常空缺。
可这一次好像不一样了,人们刚翻开后面,扫了一行,便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等等!头版的位置怎么好像有字!”
许多人如梦初醒,脸色一变,当即便往回翻。
当确定这上面不仅有字,而且还是一篇文章后,所有购买这一期《长安报》的读者都炸了。
“文王又写新作品了!”
“什么?此言当真?我怎么没听说?”
“千真万确,已经刊登在了这一期《长安报》上,快去买吧!”
民间沸腾了,老百姓听闻消息后,夺门而出,健步如飞。
而世家子弟听说后,则是二话不说,勒令叫家中的下人立刻出门,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一期报纸买到带回。
买到《长安报》的读者连家都不着急回了,在报亭附近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当即便拆开翻阅。
“《木兰诗》?这是什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