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刚拆开报纸,头顶便响起这么一道声音。
他抬起头一看,发现四面八方的人都围了上来,两眼放光,盯着他手上的报纸。
“兄台兄台,你手上的报纸好香啊,介意我们沾一下你的光,一起看看吗?”
人们不好意思的说道。
男人先是一怔,随后笑道,“这有什么的,大家一起看。”
他展开报纸,这下大家都可以看到上面的文章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这是开头,短短两句话,称不上多么惊才绝艳,先声夺人。
但众人却无一不点头赞叹。
“殿下的笔力愈发浑厚了,寥寥二十字,我的脑海里面就已经有了画面。”
“这是什么故事?好像是以女子‘木兰’为主角的诗章。”
人们继续往下看。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在这么一长段话中,人们依旧看不到什么月章星句。
不过,没有人看到这里之后,能够保持平静的。
围成一团的男人们,甚至个个都抬起了头。
面面相觑之下,所有人都能看到彼此眼睛深处的震撼与激动。
“这是……文王以‘忠烈侯’为原型,写的长诗吗?”
联想到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人们头脑轰然,热血沸腾。
报亭附近,甚至有一部分人激动得像是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怪叫连连。
“我就知道,文王不可能对吴逐春坐视不管的,他当时肯定也劝陛下了!”
有女子当场挥泪。
这种情绪如何用言语来形容?
许多人红了眼睛,心潮澎湃,却也继续往下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好!不愧是文王!”
看到这一段,大唐各地,不知道多少读书人脱口一句盛赞。
不得不说,在这一段,木兰的形象就像是活了过来一般,身骑骏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一座座高山,一座座关口。
“就此一段,必然镇国!”
人们心绪激昂,情不自禁地往下看。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如果看到木兰归家的那一段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就像是一口海浪,高高扬起。
那看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这口海浪,无疑是重重的劈在了岸边,将人们积压已久的所有情绪,轰然释放。
“天下知……又是一篇天下知!”
文相府,放下报纸的文相痛心疾首,捶胸顿足,气得白须乱颤,脸色发青。
“李讲小儿!连一个与你只见过数面的吴逐春,你都为她写出了一篇天下知。”
“究竟何时轮到老夫名传千古?我恨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