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皇帝做出决定后,他就立刻将自己之前的构想道出。并认为应该在分封礼法加入这一点,甚至可以体现在继承礼法内。
朱由检对黄立极的这些提议很是满意,对此人也是刮目相看。认为这个被他留用的阉党老臣,不完全是尸位素餐。
其实,黄立极能在天启年间坐上首辅,称得上颇有手腕。只是他为人向来柔媚,不敢坚持己见。
所以在朱由检这个强势皇帝看来,黄立极如同传声筒一般。
但是黄立极在熟悉朱由检的脾性、又受到东林党的刺激后,如今已经开始主动做事,打算在理藩院建立一番功业。
韩王薨逝这件事,在朱由检看来棘手,但在黄立极看来,就是建立功劳、完善理藩院的机会。
他要趁着此事,确定一些加强对藩国掌控的制度。在理藩院完善过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很快,黄立极就指挥理藩院,操办韩王的后事。并且在和礼部、宗正寺等衙门沟通后,提议设立藩国事务委员会。把各个涉及藩国事务的衙门整合,方便处理这类事。
朱由检看到理藩院列出的事务后,对此批准允许。只是名字却改了一下,定名为藩属外事委员会。无论内藩、外藩还是外国事务,都由这个委员会协调管理。
理藩院掌院黄立极,自然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礼部尚书成基命、宗人府掌印兼宗正寺卿,担任副主任。
理藩院开始和其他衙门交融,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
同一时间,韩藩也在处理韩王薨逝这件事。
韩王朱亶眘的去世,其实早在韩藩很多人的预料内。
韩王世子朱韶在去年从京城前往韩藩,就是朱亶眘在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
之所以要对外封锁消息,是因为韩藩刚刚开国,无论内部、外部,都称不上安稳。残留的虾夷部落和从日本来的倭寇,都在侵扰他们。
所以朱亶眘硬是撑了一口气,直到今年九月彻底油尽灯枯,方才撒手而去。
让他欣慰的是,他在临终之前,看到了大明最新式的火铳。韩藩将士在拿到这种新火铳后,取得了很多针对土人的胜利。
甚至就连从日本过来的倭寇,也在精准的火铳下,被打死了不少。
韩藩内外形势,可谓大为改观。
就连那些暗中派倭寇侵扰韩藩的日本藩主,在得知韩王薨逝后,也没有大规模派遣倭寇过来。
不过他们不动,却不代表韩藩不动。
韩藩长史陈新甲,便打算趁着老韩王薨逝、新韩王还未继位时,趁机掌控韩藩,建立一番功业:
“朝廷那么怎么说?”
“有没有确定韩王世子什么时候继位,期间由谁执掌韩藩?”
负责通信的锦衣卫人员道:
“朝廷命令韩王世子秉国,设立治丧委员会,负责治丧期间一切事物。”
“治丧委员会的主任,由韩王世子担任。韩藩长史、典军等官员,还有一些宗室,作为治丧委员。”
这个决定,是陈新甲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身在海外的他,对朝廷正在推行的集议制并不怎么了解,也不知道朝廷各级委员会正在大规模设立。
直到这位消息灵通的锦衣卫人员讲解后,他才知道委员会是协调机构,同时也是集议会。主官有权召集会议,否决会议决定。
这意味着,他这个韩藩长史,并不能在韩王薨逝后完全掌控韩藩。反而是韩王世子,能够名正言顺地领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