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那些牵扯进来的助教们,根据罪责大小。
有的人被判斩首,有的则是绞刑。
最轻的则是杖五十,发配三千里。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让人把吏部尚书余熂的人皮,吊在吏部的大门口。
金文徴,魏朝等这些人,则填上草,吊在国子学外面,以儆效尤。
必须要吊满六十天,才能将其给取下来。
这手段果然还很朱元璋。
正如他之前所说那样,既然这些人很多冥顽不灵,食古不化。
家国大义这些都感到不了。
那就让他们陷入到恐惧里吧!
一般而言,死刑犯都是要到秋后才处决。
在朱元璋这里,寻常的死刑犯可以留到秋天。
但是,这种重案,要案的死囚犯,朱元璋那不会让他们多活一天,审完就杀。
一般而言,那些被发配的人,大多都会被发配充军。
特别是宋朝时,最好用这招。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之时,有兵马会被人骂作贼配军的原因。
但是这样的事情,朱元璋却不会做。
发配就是发配,不可能让他们充军。
大明的军队,可和宋朝的那些军队不一样。
大明的军队,是他打天下的过程里,一手打造出来的无敌之师。
很多兵马极其能打。
军纪严整,是精锐中的精锐。
在这种情况下,把犯罪之人,发配去充军算怎么回事
这岂不是会极大的拉低军队的档次,伤害将士的感情,让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队的荣誉感,深深受挫
这事儿,是得不偿失!
荣誉感是不好培养的。
可是,败坏起来,却容易败坏。
若是能够一直养成,一人当兵,全家光荣这种风尚和社会共识。
那么国家的兵马,就会特别强。
战斗力也绝对不会低下。
兵马不能废驰,只有强军才能有强国。
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做后盾,那么很多事儿,都是镜水月,是虚幻的泡影,一碰就碎。
所以,他这边要尽可能的来维持住强军。
要维持住,这开国之战打过来的强军。
不仅是在他的洪武朝维持住,最好是能一直贯彻下去。
经历几个皇帝,乃至于到明朝后期,兵马依然能够强盛。
只不过,想要让兵马强盛,别再像上辈子那样,到了中后期被彻底压制废的不成样子。
只靠现在的这些手段还不行。
今后,也必然要多施行一些手段,才能尽可能的减缓军队废驰
不能让文人越做越大,最终彻底翻盘。
打破文武间的平衡,把武将以及兵马,按在地上去踩。
当一个国家的兵马,变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个国家必然是病了。
将会有着诸多的问题。
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可想要遏制住这么一个情况,却并不容易。
在他的洪武朝,他还在,他能够轻易不让这种事情发生。
可是,想要在他去世后多年,还能尽可能的不让武将兵马的地位太下降的太厉害了,可就太难了。
朱元璋也没有必然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