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在今后看看情况,尽可能的用一些办法,来达成这个目标。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这等事儿,这也是难以抵抗……
……
而这一次国子学的事儿爆出来,朱元璋弄了这样的大动作,立刻令无数人为之惊愕!
在尤其是见到了,连吴状元这么一个大明的第一状元,太子身边的人都被腰斩,没有丝毫客气之后。
众多人心里面的感触,就变更深。
很多人,都是心头为之大震。
特别是一些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件事从头到尾太子朱标都知道,却没有任何的关照,不仅如此,甚至还亲自定下腰斩刘三吾的处罚。
心里面更是凉了半截。
又惊又怒又是恐慌。
朱标,这个他们很多人希望之所在的太子,如今竟然是越来越让人失望了!
居然会如此过分!
这还让人怎么活
与这个事情背后所代表的事情相比,吴伯宗等这些人的生死,在不少人心里面,都没有那般的重要。
国子学发生了这种事情,再加上宋讷的年龄,也确实大了。
在这个时候,不可能没有什么表态。
于是宋讷主动上奏章,乞骸骨。
朱元璋自然而然不允许。
群臣面对这么一个事情,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宋讷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已经用吴伯宗,金文徴,魏朝等这么多人的命,最好的证实。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却显得有些出人意料。
继而变得惊喜起来。
“宋卿老当益壮,宝刀未老,依然能冲锋陷阵。
可不能退。
但终究也到了古稀之年,又有编撰字典等诸多重要的事情在身。
再担任这个国子祭酒,确确实实是有些过于繁忙,力不从心。”
听到龙椅上的皇帝,开口说出这话来。
原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接受了他们这次,彻头彻尾失败事实的文人,很多都是心头不由一震。
继而满心期待起来。
朱元璋居然真的要把宋讷,从国的学祭酒的位置上给弄下去
那这事儿,可太好了!
他们的愿望终于要达成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事儿,吴伯宗他们这些人虽然死了。
但也并非是死的没有任何价值。
等于算是,一定意义上的各打五十大板。
就说嘛,皇帝嘴里面说什么南北混一。
那么处事自然要公允。
在这次的事情上,也不可能只是逮着南方人来进行处置,肯定也要动一动这些北侉子,来安抚他们这些南人。
就是不知道,这朱元璋把宋讷给弄下去后,让谁来当国子学祭酒。
最好是让他们这些南人当来担任。
哪怕不是南人他们也认。
只要别是宋讷,继续坐在祭酒的位置上就成。
除了宋讷,别人都镇不住这个场子。
国子学必然走下坡路,他们也算是赢了。
在不少人心中鼓舞时,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
告诉了他们最终人选。
“这国子学的祭酒,今后便由咱来担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