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画纸撕下来递给林晚:“送给你。记住,秋天之后还有冬天,然后春天又会来的。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
林晚接过画,由衷地道谢。老人笑着摆手,自己推着轮椅离开了。她坐在长椅上许久,直到夕阳西下,公园里的人渐渐稀少。
回到家,林晚把画贴在冰箱上,然后打开电脑。南山客已经发来了新消息:“今天去看银杏了吗?”
“去了,还遇到一位有趣的老人。”林晚回复,然后详细讲述了今天的经历。
南山客回应:“看来今天你有意外收获。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给我们惊喜。”
“你为什么叫南山客?”林晚好奇地问。
“取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退休后我搬到郊区的山脚下住,试图过一种更简单的生活。”
两人又开始聊起来,从文学到艺术,从人生哲学到日常琐事。林晚发现南山客知识渊博且富有智慧,总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周旭周末来看她时,惊讶地发现母亲状态好了许多。“妈,你好像......不一样了。”
“哪有什么不一样,还是你妈。”林晚笑着端出自己做的点心,“尝尝,新学的配方。”
儿子咬了一口,夸张地竖起大拇指:“好吃!爸要是知道错过了这个,肯定后悔死。”
话一出口,周旭立刻意识到说错了话,尴尬地闭嘴。林晚却只是笑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爸选择了他认为重要的东西。”
周旭仔细观察母亲的表情,确定她没有强颜欢笑,才松了口气:“妈,你真坚强。”
“不是坚强,只是想通了。”林晚说,“人生苦短,没必要困在过去的泥沼里。”
离婚程序进行得很顺利,林晚没有设置任何障碍。签字那天,周明看起来反而比她更难受,几次欲言又止。最后他说:“林晚,你是个好女人,是我配不上你。”
“现在说这些没什么意义了。”林晚平静地回答,“祝你幸福。”
走出律师事务所,阳光正好。林晚决定步行回家,顺便去菜市场买些新鲜食材。路上她经过一家画廊,橱窗里陈列着一些油画作品。忽然想起公园里遇到的那位老人,她心血来潮走了进去。
“请问你们这里收业余画家的作品吗?”她问店员。
店员是个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我们偶尔会举办社区艺术展,下次在一个月后。您有兴趣参加吗?”
林晚想了想,说:“我刚开始学,可能还不够格参展。但不知道你们是否开设成人美术课程?”
女孩热情地介绍起来,画廊正好有周末油画班,针对零基础的成年人。林晚当即报了名,感觉内心久违地涌起一丝期待。
回到家,她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南山客。对方很快回复:“太好了!艺术是疗愈心灵的良药。期待看到你的作品。”
“压力好大啊,要是画得太差怎么办?”林晚开玩笑地说。
“记住,创作是为了表达自己,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享受过程就好。”
周末上第一堂美术课时,林晚发现自己确实是班里最没经验的学员之一。但她并不气馁,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调色、运笔。画完一幅简单的静物写生后,老师居然表扬了她对色彩的感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