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夫人想了想,抚掌笑道:“老妇人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她看向两个外孙女,两个外孙女都是一脸喜色,自从外祖母决定让她们去京城,她们已经偷偷哭了几次了,可若是外祖母也一同进京,那就和现在一样了,无非就是换个地方而已。
祖孙三人欢天喜地走了,她们会和赵时晴一起回京城。
此时的赵时晴并不知道,无意之中结了一份香火情,而这位郝夫人的女婿,其实是个大人物。
不过现在赵时晴还不能回京城,郝夫人祖孙也要在山上多留些日子。
随着山上的人越来越少,赵行舟带孩子的差事也没了,他终于在赵时晴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高平的官道。
他们没有声张,悄悄到达高平,城门外依然设有粥棚,因为官道修好后,以前被困在童州或者滞留在半路上的灾民,陆陆续续前往高平,高平城外,不但设有粥棚,还有专门负责接收和安排灾民的官员。
赵行舟和赵时晴虽然不至于穿得破破烂烂,可也是一身布衣,非常朴素。
而跟随他们的护卫,也都是乡下汉子的打扮,护卫们出京时带的换洗衣裳早已破烂,现在物资短缺,童州买不到新裳,所以他们身上的衣裳都是补丁摞补丁,有些护卫甚至连鞋子也没有了,穿的是草鞋。
因此,他们这一行人,在别人眼中就是地地道道的灾民,无非就是身体强壮,没有菜色。
还没等赵时晴亮出路引,他们就被编进了灾民队伍。
灾民大多没有路引,还有很多人在逃难的路上遗失了户籍牌子,一来二去,负责安排灾民的官员和衙役已经不看牌子了。
毕竟,论起民风剽悍,谁能比得上高平的百姓?
赵行舟环顾四周,看到他们这一队有五十多人,其中自己人占了一半。
还好,自己人被分到一起了。
可是还没来得及松口气,一个汉子就走了过来,对那名官员说道:“大人,我是大旺村的里正,分给我们村的五十人,只有十个青壮汉子,其他都是老弱和妇孺,这怎么开荒怎么种地啊。”
里正朝着赵时晴他们所在的队伍指了指:“您看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大家都是接收灾民,总要一碗水端平吧,您看能不能把这些青壮匀出一半给我们村啊。”
那官员也是个好说话的,笑着说道:“这些是去小南庄的,刚好他们里正还没过来,那你就先挑人吧。”
大旺村的里正大喜,连忙过来挑人,这些青壮汉子,个个都装实得像牛犊子一样,他越看越欢喜。
“你,你,你,还有你,还有你们几个,跟我走!”
大旺村里正走了几步,一回头,这些人还站在原地,纹丝不动。
“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不走?”
这些人摇摇头:“不去。”
大旺村里正有点着急,忙道:“我们村大,荒地多,还有水源,比小南庄好多了,你们放心,只要来了我们村,保证让你们吃饱肚子。”
这些人还是摇头:“不去。”
大旺村里正急得不成,再不走,小南庄里正就要来了,那个老家伙嘴碎得很,看到他抢人,一定不依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