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营地渐渐安静下来。星空像无数钻石般洒落在苍穹,山风带着雪峰的凉意拂过篝火,火苗跳跃,把人们的面庞映得忽明忽暗。
李漓与格雷蒂尔并肩坐在火光边,低声交谈。格雷蒂尔的红胡须在火光中张扬得如同燃烧的火焰,他大口嚼着玉米饼,豪声说道:“这里不错——有路,有田,有人。山谷宽阔,水源丰足,那些古道还能把四方的村落连起来。你走后,我会留下,守住这块基业。我不要什么国王的王冠,我要的是这里的土地和人心。嘿嘿,我会筑起高墙,养马屯粮,让那些不臣服的野蛮人知道什么叫维京人的铁拳!”
格雷蒂尔的话粗犷直白,却透着少见的真挚,眼底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李漓沉默片刻,点了点头,目光越过火堆,落在篝火旁的人们身上:苏族战士正低声吟唱古老的颂歌,泰诺孩子在笑闹追逐,易洛魁妇女们分食着野果,连新归附的山地人也逐渐融入其中。眼前的一切,宛如一个正在萌芽的新家庭。
一丝温暖在李漓心头涌起,却不可避免地掺杂着离别的预感。或许,他们在此建立的国度不会像欧洲的王国那般金碧辉煌、宫殿林立,但至少能成为一片安稳的根基——让流离者找到归宿,让异乡人成为族人。在这片安第斯的秋风里,一个新的国度正悄然萌芽。
然而,李漓心底更清楚,这片动荡的土地若要延续安宁,仅靠温情远远不够。若这里再次出现一个能维系秩序的强权,或许显得冷酷,甚至对某些人并不公平,但那样才能遏止无休止的杀伐,让更多的人得以安生,在山谷与河流间静静生活。
“好吧。”李漓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轻快,也带着沉甸甸的承诺,“在我回去之前,我会帮你立下一份基业,也算是给你一个交代。”他顿了顿,目光落向远方星空,“而我……终究是要回去的。”
……
带领李漓来到此地的查查波亚女子苏阿拉雅,在李漓找到甘薯之时,已然完成使命,第二天,阿苏拉雅便毅然转身离去。李漓并未挽留,只是在苏阿拉雅临别之际,亲手递上一大袋甘薯,作为额外的酬谢与赠礼。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李漓的队伍与新归附的部落渐渐融合,日子像山间的溪流般缓缓流淌,看似平凡,却处处充满新鲜的发现与磨合的火花。这个部落的人数不足一百五十,如同一叶破旧的小舟,在风雨飘摇的荒野中勉力前行,随时可能被巨浪吞没。甚至,他们没有固定的部落名字——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存活本身已是奢望,灭绝的阴影长久笼罩在头顶,如秃鹫盘旋,不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