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不禁又有人问道:“元帅真的还活着吗?那日之后,都没人再见过元帅,谁知道他是生是死?病人也会用膳吧?怎么能原封不动得退回来呢?”
谣言总是见风就长,这就好比盲人摸象,人们总是不能看见事情的全貌,那便只能根据自己所知的部分,向着最夸张的方向发挥。毕竟人们也总是对上位者怀有怨气,不吝啬于将他们想象得更坏一些,因此,不过短短数日,刘羡为司马乂隐诛的消息就已传得到处皆是。
等司马乂得知此事时,他正在营中用膳,上官巳向他提起此事,长沙王气得食欲全无,当即招来司马越,对他道:“这是何处传的谣言,给我严查!”
可从何查起呢?司马越无可奈何,他先是抹着汗,然后摊手解释道:“殿下,您也知道,军中许多人都心向松滋公,真要查起来,结果查无可查啊!”
“那就放任谣言风传?!”司马乂拍着桌子质问道。
“可殿下,要破除这个谣言,有且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请松滋公出门见客。可松滋公现在谁也不见……”
司马乂紧抿嘴唇,直至此时,他才反应过来,与刘羡相比,自己的手段是多么稚嫩。
良久以后,他扶着额头,向司马越低声问道:“那我该怎么办?继续拖吗?”
司马越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殿下,我们动手还是晚了,如今松滋公羽翼已成,全军上下,近半数都是他的旧部熟人。而且刚刚得到的消息,就连殿下派去河塬那边的使者,也被索靖挡回来了。再拖下去,恐怕军中会生出变故……”
“殿下,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我们妥协,要么我们干脆杀了他,彻底铲除后患……”
“糊涂!”听闻此语,司马乂一拍桌案,呵斥东海王道:“你在说什么胡话?人无信不立,放眼天下,谁都能杀他,就我不能杀他!否则传言天下,我将何以立足?”
见东海王诺诺不能言语,司马乂也一时丧气,他无奈地敲击桌案,思考其中的得失。
面对自己明升暗降的阳谋,刘羡抓住了自己不敢公然决裂的痛点,仅仅用了一招欲擒故纵,便成功反客为主。
再怎么说,司马乂能走到今日,都离不开刘羡的鼎力支持。而刘羡煽动舆论,将两者的矛盾公开化,无疑是逼迫司马乂表态:要么开出一个能令双方都满意的条件,要么就两败俱伤。刘羡可以去死,而司马乂势必也要承担人心丧尽,功败垂成的双输结局。
司马乂无疑是更无法接受失败的那一方,他在经过了如此多的风波后,好不容易才使得朝廷的局势有所好转,怎么能就此放弃呢?
纠结良久后,司马乂想清楚了,躲避到底不是办法。他决定亲自去拜见刘羡,再做一次推心的交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