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墙头草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挣钱不寒碜

第一百四十七章 挣钱不寒碜(2 / 3)

钱指挥摇了摇头,看来白百户最近确实无心工作,满脑子都放在了文坛。

毕竟中秋节前是文坛活动高峰期,白榆不想错过也情有可原。

把任务给下属安排好后,白榆就和钱指挥打了个招呼,离岗前往宛平县县学。

县学的节奏是月初会文、月中聚讲,这两个时间点到校的人最多。

如今是月初,今天县学里肯定人多,说不定同学们就在今天组织和约定各种中秋聚会。

说实话,白榆和县学同窗们非常陌生,今天能蹭到一个聚会就算完成任务。

当白榆进了县学就看到,在明伦堂前的庭院中已经站着一二百名士子,相当热闹。

但是当白榆跨进院内时,众人的说话声音就小了许多。尤其是白榆靠近的地方,很多人干脆就闭口不言了。

毕竟这位姓白的同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厂卫官校、宪特头子,大家都害怕祸从口出。

再加上厂卫在文人士林中的名声不好,以士人自诩的同窗们对白榆这个异类就下意识的敬而远之。

近三个月来一直这样,反自从白榆成了县学生员后,县学里面讨论时政的兴趣都下降了不少。

这也是县学同窗明明有好几场中秋聚会,却没人给白榆发请帖的原因之一。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白榆无形之中就被孤立了。

白榆正寻思怎么打破成见的时候,忽然有个三十多岁的同学鬼鬼祟祟的凑上前来,带着几分恭敬说:“见过白同学。”

白榆与同窗往来不多,大都不认识,并不知道这个主动靠近自己的人是谁。

而后听到那人主动自我介绍说:“在下高长江,五年前入的学。”

按礼节来说,白榆应该回应几句“见过前辈”之类的场面话。

但白榆最近与官员打交道多,眼光也高了,对同学实在喊不出“前辈”。

故而他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似乎很高冷的样子。

高长江不以为意,径自说:“白同学知不知道,又到了秋季选拔贡生的机会?明天就要定下人选了。”

所谓贡生,就是被选拔去国子监读书的秀才,寓意为地方向朝廷“贡献”人才。

当今秀才大致有几种出路,去国子监读书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只要被选拔去国子监读书,保底能混一个监生功名,然后就具备了做官资格,不需要另外通过科举考试。

不过监生功名比较低端,远远比不上根正苗红的科举功名,只能做八九品的佐杂官,或者是偏远荒僻地方的知县。

当然,如果去了国子监后仍然想参加科举考试也可以,而且不用占据原籍科举名额。

无论直隶乡试还是会试,都会有监生参试名额。

至于秀才的另外两种出路,一种就是通过县学府学选拔,获得参加乡试名额,并且考中举人。

很纯粹的一路考上去,这是最标准的路径,可以说大部分成功读书人都是这个路径。

而最后一种出路,就是充为衙门吏员,但意味着永远放弃科举功名。

大部分读书人都不愿意接受这种出路,但也有少部分贪图实惠的选择了这条路。

以上就是秀才的三种官方出路,吏员、举人、监生。

最新小说: 剑宗外门 好兄弟古代托孤!送媳妇坑我? 火影:开局三战,别怪我开点小挂 带崽出逃后,渣总每天都追悔莫及 穿进古代后开局一块田 封妖局 妄为 神话灵塔 我家娘子太体贴 太古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