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所征民夫,以两都为每日工价二十钱,其余地方每日十钱。”
“是!”曹茂连忙应下,刘继隆则是远眺起了远方刚刚种下不到一个月的粟苗。
眼下已经是小满,小麦顶多还有半个月就能收获,可粟米却需要到八九月份才能收获。
按照过去近十年的旱情推算,最难熬的无疑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
这两个多月本该是雨季雨水充沛的时候,但这些年来却鲜少下雨。
对此,刘继隆并没有感觉到意外,毕竟大部分朝廷末年,都会被卷入“冰后期气候”。
在冰后期气候中,王朝强盛于温暖期,而温暖期结束后便是寒冷期。
寒冷期导致季风紊乱,最大的特点就是北方持续干旱,南方持续洪涝,世界整体趋势都是在走向寒冷。
正因如此,唐代东北的渤海国可以在河谷种植水稻,而明清却在辽东种植小麦高粱都困难。
好在刘继隆来的时期还算不错,尽管相比较初唐和盛唐来说,如今已经算是寒冷期,但情况也比明清要好很多了。
这近百年的寒冷期渡过后,便会迎来二百多年的温暖期,这对新王朝来说,无疑是好事。
百年的寒冷期虽然难熬,但面对如今地广人稀的局面,只要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好好整顿吏治,这百年时间很快就能熬过去。
只是这些始终是百年后的事情,刘继隆更在意的还是如今。
唐末的灾情只多不少,自己可以杜绝人祸,却阻挡不了天灾,能做的只有尽力补救。
如今敕令河东、河北的军民修葺水渠和挖掘水井,也算是亡羊补牢,能挽回多少是多少了。
“南边情况如何了。”
刘继隆从田间向官道走去,曹茂与众人跟上他脚步:“魏州被讨平,博州的那数百牙兵被讨平也只是时间问题。”
“眼下河北只有成德镇还在割据,不过王景崇的条件不变,依旧想要听调不听宣。”
“听调不听宣,他想的倒是不错。”刘继隆气笑,暗道王景崇无能。
换做他阿耶或耶耶,哪怕成德的牙兵不同意,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牙兵,继而投降自己。
倒是这王景崇,不投降也就罢了,竟然还做着试图割据梦。
“令安破胡尽快讨平魏博,随后回师北上进攻成德。”
“吾等暂时不动,就在瀛洲看着成德覆灭。”
“吾不信整个成德镇,就没有几个聪明人……”
诸镇荡平已经成为定局,王景崇找死,但刘继隆不相信所有人都愿意陪着他找死。
这厮若是再不醒悟,恐怕斗大头颅便要由旁人献给自己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已经走到了官道上,翻身上马往河间县疾驰而去……
在他向河间疾驰而去的同时,通过运河能快速了解关东地区情报的洛阳,也很快得到了乐彦祯引官军入城,安破胡一夜诛灭魏博牙兵的军报。
“好啊!好!”
“区区卢龙魏博,殿下亲征,弹指即灭,那所谓成德恐怕也撑不了多久了!”
“哼!河朔三镇,祸害河北百年,如今终于也化作枯骨了!”
“今日班值结束,当浮大白!”
“是极是极……”
当河北军碟送抵洛阳时,南衙中官员尽皆知晓,纷纷喜出望外,与相邻官员交谈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