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南下路上(万字大章)
“噼里啪啦——”
“宵禁—解!!”
“咚、咚、咚、咚———“
乾符三年正月十五,当暮色初临,百姓本该早早回家,躲避宵禁的时候,爆竹声却在城內此起彼伏传出。
哪怕刚刚经歷多年战乱,民生疲,但郑州治下著这小小的河阴城內却还是点亮了无数灯笼。
鼓楼的鼓声在不断作响,无数吃过晚饭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儘量穿上了自己最为乾净的衣裳,以此来迎接每年唯一解除宵禁的节日。
“社火、起!!”
当头戴各种羽毛的社伯开始打锣,十余名壮丁立马抬起社火,面前出现十余名打著灯笼的垂髻小儿,身后则是出现踩著高蹺,奏乐舞蹈的伶人。
隨著社伯迈腿,整支上百人的队伍开始走街串巷,而那些在街巷两侧围观的百姓也纷纷看著这热闹场景,举著手中早早准备好的火把。
这些火把以竹蔑綑扎麻秆或芦苇而成,浸牛羊油脂,一点即燃。
当社火经过,这些百姓纷纷將手中火把伸向社火,火把点燃后便跟隨社火队伍开始前进。
数万人的运动在这河阴县城內展开,没有长安、洛阳、成都那些大城市的各种杂技表演和五彩繽纷的灯,更没有那些高达一二十丈的灯楼。
在这里,有的只是百姓们脸上激动的神情,只有不断燃烧的社火和火把,还有无数百姓疾走时的欢呼声和伶人队伍的锣鼓声。
社火队伍仿佛是一条长龙,不断在河阴城內穿梭,每经过一处街巷就有数十上百人举著火把以社火引燃,隨后加入其中。
空气中瀰漫著烟火气,仿佛要驱散所有疾病、灾害和苦难,使得整座城池都焕然一新。
“咚、咚、咚——”
三丈高的鼓楼上,刘继隆望著那条不断穿梭街巷的火龙,眼底隱隱冒著火光。
在满是木质建筑的这个时代,这样的行为危险吗那是自然的。
可百姓们却並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危险而放弃这种行为,至少在他们看来,这是提振河阴城內百姓民心,让百姓对未来更有嚮往,更有奔头的最佳做法。
过去压抑了一年的情绪,仿佛在解除宵禁的这几日被百姓完全释放出来,
这样的释放,使得百姓心中的积怨得到平息,使得县城治安更为安定。
其实此时的他们很贫穷,甚至许多人从正旦新春到如今,连一口肉都不曾吃过。
饶是如此,在社火的指引下,他们却在疾走和呜吼吶喊中愈发畅快。
这样的快乐和满足,是吃几口、几十口肉都无法代替的。
“都准备好了吗”
刘继隆背对著眾人,在他身后的曹茂及河阴县眾多官员纷纷作揖。
“殿下放心,肉条都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殿下祭祀社火,便能发给百姓。”
河阴县令小心翼翼地开口,將自己的安排告诉了刘继隆。
刘继闻言微微頜首,隨后远眺远方即將变黑天色,继续又將注意力放到了河阴城內的百姓身上。
社火的队伍,在他眼底绕著河阴城的各条街巷都穿梭了一遍,从正街开始,至横街结束。
最后社火被抬往了县衙,数千人的队伍也齐齐向著县衙聚集而去。
每户只出一人,开道的孩童不算其中,故此才將隨行人数控制在四千人內。
“殿下,我们该出发去县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