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扛着麻包的脚夫张大庄愣住。
“俺......俺也能考?”
“能!”
赵成仁拍胸脯。
“只要你有本事解决实际麻烦,管你读过几年书!”
人群哗然。
一个老秀才颤巍巍举手。
“那......圣贤书还读不读?”
“读啊!”
赵成仁的回答让老秀才松平了一口气。
“但读了得会用!好比学做饭,光背菜谱顶屁用,得真能炒出菜来!”
哄笑声中,张大壮攥紧了拳头。
“啥?不考八股文了?”
李二狗手里的铁锤咣当一声砸在铁砧上,火星四溅。
他这是问着,手里也没闲着,产队里还等着犁头呢。
工头赵大嗓门一扯。
“可不是!县衙贴告示了,新科举考实务,断案、算账、治水,连咱修铁路的经验都能算本事!”
工棚里顿时炸了锅。
“那俺们这些粗人也能考?”
一个满脸煤灰的年轻工匠瞪大眼睛。
“能!只要你有真本事!”
赵大咧嘴一笑。
“民部的大人说了,蒙阴县要保举三个懂实务的,直接送济南府考!”
“考的好,指不定能进天工院,造铁船和火车呢?”
“那东西要是造出来有你们名字,以后族谱都得从你们脑袋上排!”
李二狗用油乎乎的袖子抹了把脸,突然想起去年调解工友打架时,自己那句各退一步,活照干,钱照分被夸比县太爷还会断案。
他心跳如鼓。
“听说了吗?新科举要考商贾实务!”
茶摊上,船帮把头刘老四拍着大腿。
“考题是怎么对付漕帮勒索、怎么算货损赔偿,这不就是咱每天干的活吗?”
周围几个商贩面面相觑。
绸缎庄周掌柜捻着山羊胡。
“奇哉!我周家三代不仕,如今倒要出个官老爷了?”
“您老可别高兴太早。”
盐贩子王麻子冷笑。
“那些读圣贤书的老爷能答应?怕是要闹翻天!”
周掌柜闻言叹了口气,摇摇头。
正说着,一队红袍差役敲着锣走过。
“奉令!新科举考生不限出身,商工农匠皆可应考。”
刘老四突然起身,茶碗往桌上一丢,伸手拉了拉裤腰带。
“老子明天就报名!”
消息不仅传递到山东,南直隶各地,连带着也传到了湖广一带。
“荒唐!荒唐!”
老塾师孙夫子把戒尺摔得啪啪响。
“不考圣贤微言大义,反倒考什么调解田讼?这是选官还是选里正?”
他知晓红袍军对百姓极好,可也不能这般乱来,科举选士,对这个百姓的国难道就没一点用处?
不讲品行,只讲能力有什么用?
学童们吓得缩脖子。
角落里,昔日佃户出身的陈三娃却眼睛发亮,昨天他刚用话本子里智取生辰纲的法子,帮村里算出粮贩子克扣的斤两。
“夫子。”
他鼓起勇气举手。
“要是......要是能考上,真能给官做?”
满堂哄笑。
孙夫子气得胡子直抖,他这辈子都没当上个九品官。
“混小子,出去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