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有。”
王信没有隐瞒。
做生意不怕变,怕的是没有规则。
聚众昌的事情,许多是提前讲好的,就算要变,也是以最初的初衷围绕而变化,大家都能服气,也不会反感。
但是云川城不同了。
“军队和商行缺一不可,没有商行的支持,军队打不了仗。”王信说道:“不过军队表现突出,士兵们应该得到该有的奖励。”
周世明等人没有说话。
奖励?
也就是要分他们的钱,虽然王信说的有道理,可周世明等人不愿意松口。
“军队立功越多,商行赚更多的钱,每年给军队的军费也越高,难道还不够吗?”李德兴轻轻问道。
周世明和张辉也看向王信。
王信笑道:“光军饷不行,为了稳定军心,还得给军士们谋一份后路。”
“什么后路?”周世明关心问道。
他想到了女婿汤平。
汤平升了官,已经是都司,镇守威远关。
原来想着,靠着自家的关系,为女婿谋官,一跃成为都司,也就是王信手下职位最高的武官,再升一级就是游击将军,与王信平齐了。
比原来军中第二人赵雍都要高一级。
结果王信回了一趟京城,不光他升了参将,手下也各个升了起来。
赵雍升了游击、张灿也升了都司
别人不清楚,自己很清楚。
兵部侍郎李源给自己的书信说的明白。
王信还是京营的身份,也就是说王信日后会调回京城,不会一直呆在大同,那么大同西军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周世明心里眼红不已。
如果没有机会,王信带着大同西军,自己当然不敢抢。
可要是王信调回了京营。
那么大同西军绝对不能落入别家,自己的女婿又是汤平,也是王信的亲信,于情于理,加上自家的帮助,王信要真是离开大同的那天,没道理不推自己的女婿上台。
王信不知道周世明的想法。
笑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当兵的能打一辈子仗,那些立了功,退下去的老兵,总得给块地让他们能糊口不是。”
“将军的意思是商行分牧地给他们?”张辉问道。
刚说完,张辉又摇了摇脑袋。
商行把地分给牧民,可不是大善人,光利息就收到了二十年后。
其实二十年的利息,王信倒不觉得有多狠。
三十年的利息都见过。
不过对士兵们就不够了,士兵打仗本来就是交血税,虽然仗着灾民为了吃饱肚子,是他们自愿从军拼命,可自己不能视而不见。
自己的目标是打胜仗,不是为了让灾民接受自己的现状。
两者不是一回事。
为了打胜仗,让新来的民兵有主动性,尽快融入进来,给他们希望是最好的方式。
“商行新增的土地里,有两成得属于军队,平日里归商行管理,包括利益也算是商行的管理费,但是每年要拿出一定的数量,由军队分给退役的军士。”
的确还是从商人的利益下手,不过又最大程度减轻了商人的负担。
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保障。
只要立功,不光有军饷,从军中退下去后,还能分到牧地。
军队开拓,商人管理,士兵退役获得土地。
一直到军队停止开拓的时候。
商人没有了新增的土地,士兵也没有了立功的地方,既然不需要战斗力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立功的地方,土地也没法再分。
缺点和漏洞的确很大。
自己不是很在意。
自古以来都在求万事不变的治国之策。
这是老爷们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