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请州牧,或者倪宫观。”
“他二位怎会屈尊亲临”
“那便请雍王妃殿下”
有人低声道,“殿下身居贵位,涉赌为裁,未免失礼。”
此言一出,场面一时陷入沉吟。
就在这时,沈三山悄然与身侧一名青衣士子对视,那士子领会他意,忽然高声道:“此局以文会为名,又关乎诗道与仪制之正。
依我之见,当由礼殿考试司出面为仲裁,方合规矩!”
“礼殿考试司”
有人微微一愣,瞬间醒悟。
“此说有理,文斗本即考试之延。礼殿掌司诸务,于是非曲直最为明正。”
“若能得礼殿掌事坐镇,公允无疑!”
那青衣士子朗声道:“巧得很,沈三山大人,正是礼殿考试司掌事,于规制最熟不过。
此局若由沈大人裁断,岂不再合适不过”
众人纷纷颔首,连几位外邦学士也表示赞同。
“沈大人素有正名,公正严明。”
“我等无异议。”
沈三山见势已成,微微拱手,面上露出一抹谦逊笑意。
“既诸君厚爱,沈某也不好推辞。
此局文斗,当秉公而论,成败自定于文,不涉他情。”
话虽谦和,他眼底掠过一丝阴沉,扫向薛向,“薛朋友。众人推举于我,某虽当仁不让。
但先前,我与你之间,似有些小误会,
若我出任仲裁,你觉得对你不公平,可明言。”
薛向心中冷笑,知道自己便是指摘,这老家伙也绝不会退位让贤,反倒显得自己气量狭小。
他坦然道,“沈大人言重了。
方才之事,不过一时言语冲撞,皆为误会。
沈大人学识渊深,居礼殿掌事之位,最懂规矩与体统,
由您仲裁,乃众望所归。
薛某无异议。”
沈三山略感意外,沉声道,“既如此,沈某必秉公执裁,不偏不倚。
诸君,既然是雅集,自当比诗论文辞。
只是,诗词之道,贵在心灵感悟,情韵各殊。
若只凭人心好恶来评断胜负,恐有失偏颇。”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
确实,诗文之美在意境,在神采,评判标准,主观性极大。
沈三山对众人的反馈很是满意,自以为掌握全局,折扇轻敲掌心,语声清亮,“故此,沈某有一议。
此番既为盛会,可请州里,借来焰火玉胧,作为评断标准。”
“焰火玉胧”
人群中立刻有人惊呼。
“我曾在神京见过一次,上元节时,诸官献颂诗,便是以焰火玉胧为照。那场面,可谓天光人气同辉!”
“此宝乃以灵砂为骨、赤焰晶为心,熔炼儒家大贤之文气精诚而成,能感文气波动,映光生色!”
“传闻此物除了没有余晖玉胧的攻击性,其余差别不大。”
沈三山微笑点头,“正是此物。焰火玉胧受文气激发时,会随诗文显化意境。
越是高妙的诗文,显化意境越是凝实、宏大。
待意境显化结束,会化作火焰腾空。
越是绝妙的意境,化作的火焰腾空便越高。
更妙的是,不同高度级别的火焰,会有不同的颜色,极好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