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是个好地方!面积大得很,汶水两岸也肥沃。我济北国离泰山近,会去汶水两岸传道。就是梁甫鲍氏棘手些,或许得早做准备!”
济阴渠帅范朔、山阳渠帅翟成、东平国渠帅崔仲虎、济北国渠帅侯晟依次表态,算是把张承负提出的“大野泽-泰山战略”,都承认下来。
至此,而张承负也第一次,在太平道黄巾渠帅的层级上,提出确立了最初的军事路线。至于甲子起事之后,青兖各郡的渠帅方主,究竟能听令多少,执行多少?那就得看具体的州郡形势,各渠帅的能力,还有朝廷中枢、地方郡府的反应了。
“嗯,如此,就都说定了!来,一同立下誓言,向黄天祈愿!”
夜议既毕,众渠帅起立,随两位大医一起,站在黄天的神牌前。火盆中余炭微红,松烟未散。张角持符箓,张宝捧符水,一同立于香案之前。接着,大贤良师张角声音低沉,引众同诵太平道的祭祠,发誓祈愿苍生。
“黄天在上,太平在人,众心一念,百苦可宽。
今日誓言,不为私利,但愿黎庶有饭有衣,有田可耕,有子可养。
妄心息,恶念止。甲子起事,为黔首黎民,为众人求活!
若有一人破此誓,当受天符镇压,鬼神夺魄!
唯愿济世救人,黄巾安民护生。黄天大明,而太平永安!”
众多渠帅神色沉肃,发出事关魂魄的誓言。而后,张宝点燃符纸,带着所有人的誓词,化灰入水中,又把符水分给每一个渠帅门徒。
“饮符水!立誓!”
“饮尽!誓成!”
暮色垂落,东岳帝君戴着冠冕,注视着下面高声起誓、激动正色的黄巾众人。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誓言,在这一刻无比真实,也确乎是众人的所思所想。而当夜风吹过,人影倏忽不见,沸腾的人声变成安静。祠庙中又一次,只剩下为首的两个老道,盘腿坐在神像下,沉默无言。
大贤良师张角闭着眼睛,听着风中隐约的呼声,也不知是哪个熟睡的弟子门徒。许久后,他平静的开口道。
“如何?”
“.”
大医张宝睁开了眼睛,看着依旧闭目的兄长。他沉默的看了会兄长皱纹沧桑的脸庞,十几息后,才艰难吐出了一个字来,像是答应了某种格外承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