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前的眾人自然不知道李祺在腹誹蛐蛐他们。
他们都在眺望著立在眾人之前的李显穆。
隨著李显穆一番话,十哲席位顿时就定下了四个,皆是学识深厚、功勋卓著、对社稷天下忠贞不渝而甘愿效死的人,是学识、功绩、道德无可挑剔的人。
这四人让场中眾人都有些沉默,实话说,想要和这四人相提並论是有些很不容易的。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古来那么多人有没有如同诸葛亮那样忠诚於国、有没有文天祥那样寧死不屈的人呢
自然是有的,且数量不少。
可其中九成九的人,並非生於王朝崩塌的末世,便彰显不出一腔忠义。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时势未曾到穷尽时,便是有一腔气节也无处可展现。
韩愈韩文公能有偌大声名,不也是处於唐朝中期变革的大时代,又遇到了儒释道交融的大背景下。
范仲淹也是一样的道理,宋朝恰好处於仁宗时期,向前三朝是初创,向后数朝则开始剧烈变革,小人层出不穷,於是愈发彰显他的珍贵。
想到这里,皇帝、公侯、朝臣都望向了李显穆,因为他们想到了李忠文公李祺。
李祺也是个趁著时势而起的人。
他在洪武时代的后期如同流星般崛起,在短短时间內就攫取了儒门在士林的声望。
又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交替的关键时刻,几乎成为了天下人望之种,捍卫了一切当世之人认为正確的东西,成为了天下楷模。
“那么文庙中到底该选何等样的人物,就明了了。”李显穆高声道:“自孔子以降,歷朝歷代有没有为国尽忠、天下称是的儒生先贤,而不能入文庙的呢
歷朝歷代有没有德行昭昭为天下楷模,而遗留在荒野不能被后世所祭祀的人呢
歷朝歷代有没有功绩比於日月,为国事而不惜自身,於史书上留下『工於谋国、拙於谋身』评价的纯臣呢
在这座文庙中所配享的人,应当是那些纵然孔子復甦,也讚嘆一声当真好臣的人。
能者上,不能者下,世道向前,便当如此是也!”
李显穆说完,心中亦久久激盪,自他入仕十年以来,改选文庙之事,是他自己认为功业能排前二的大事。
改变人的躯体容易,改变人的思想却难。
平復了下激盪的心情后,李显穆向皇帝施礼,示意自己暂时说罢,接下来就该其余人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