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李清清看着聘书上刺眼的“教授”两个字,忍不住惊呼出声。
怎么我刚考上研究生,你就变成教授了?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周硕笑着说,“你男朋友天纵奇才,破格聘任教授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李清清无语的一扶额,这个家伙又开始了。
周硕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有点过于好色,也有点过于自恋。
李清清好笑道:“你又自恋上了是吧?”
周硕逗她:“来,叫声老师来听听!”
李清清脸马上就红了,呸了一声:“你个下流胚子!”
周硕:???
我发誓我真的没有乱想啊!
六月份,《古文尚书疏证》终于出版了。
这本书,那就是真的连一个普通读者都没有了,全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学者。
偶尔也会有一两个古文爱好者去读。
那通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直接就劝退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读者。
许多学者,买到这一本书之后,刚一打开,就被序言中那一长串的作序者的名字镇住了。
“郑振铎、李崇明、王元哲……还有刘清澜教授?!”一位中年副教授扶了扶眼镜,几乎把脸贴到了扉页上,难以置信地低声惊呼,“这……这阵容……”
旁边他的同事凑过来一看,也瞬间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天!考据界的泰斗郑老,文献学权威李教授,出版界的泰山北斗王委员,还有诗词大家刘教授……四位联手作序?这本著作这么牛逼?”
“岂止是作序,”另一位消息更灵通的年轻讲师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敬畏,“听说为了谁排前面,这几位老先生当初还差点打起来!最后是周硕自己定的调子,四方联序,这才皆大欢喜。”
“难怪……难怪京大要破格直接聘他当教授!”副教授喃喃道,“能让这四位同时出面力挺,这本身就已经是学术地位的象征了。这本书的分量,根本不用看内容,看序言就知道了!”
学者们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这本巨著,尽管正文是佶屈聱牙的文言考据,但每一位研究者都如获至宝。
他们清楚地知道,这部得到了顶尖学术力量集体背书的著作,必将成为今后研究《尚书》乃至古代文献无法绕开的一座高峰。
而序言中,四位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即宏观学术史、学派脉络、出版价值、师承心得四个方面,对《古文尚书疏证》的推崇与剖析,本身就如同四篇精悍的论文,为读者提供了进入这座学术宝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