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隋第三世 > 第868章:战略大转移

第868章:战略大转移(3 / 8)

“父皇有所不知,这些郡兵的军饷可不低,洛阳、大兴、邺城、涿郡、太原、江都这些大城和边郡郡兵的军饷是我大唐郡兵十倍,任务重的普通县城郡兵是五倍,比较清闲的郡治郡兵则是三倍…主战之兵的待遇就更好了…而且战兵、郡兵家属在隋朝比普通百姓少了两成税。”李建成苦笑道:“这么好的待遇,即便被管得严一些,也有大把的人想要当战兵和郡兵。”

向来没有关注隋朝郡兵的李唐君臣闻言,莫不倒抽一口冷气,李渊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建成道:“杨侗哪来这么多钱?而且据朕所知,隋朝的农税本就不高,只有我大唐的五分之一,没有农税收入,何来这么钱粮供养天下郡兵?”

郡兵不是军队,就跟衙役差不多,而通常情况下,衙役是不在朝廷品级之中的杂吏,饷钱多由县令发放,一个不入级的郡兵都有这么高的薪俸,这在李渊等人看来,杨侗脑子有病。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父皇莫要小看这些郡兵,隋朝的郡兵都是从战兵退役下来的士兵,战力十分凶悍,隋朝新占之地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全赖这些郡兵在境内打击土匪流寇、地痞无赖等不安分势力所致,照隋朝的说法,兵部的战兵负责歼敌主力,武部的郡兵负责第二次战争,而且将这些杂役纳入正式体制后,俸禄一律由朝廷发放,既能避免地方官员从中谋利,又能使郡兵有了正当收入,不去为盘剥百姓、为害乡里。而且有这些闲时训练,用时打击罪犯的郡兵在,任何一个郡县都具备一定战力,若是有敌人攻打,已经纳入武部主管的郡丞、县丞短时间内便可聚集一支强悍的军队抗敌。重要是这些郡兵乃是隋朝的预备之军,若是战兵在前方出现严重损耗,郡兵不用训练就能立即投入到战争之中。”说到这里,李建成又继续说道:“而且也只有洛阳等大城和边郡驻扎大量郡兵,像冀州、幽州、并州、雍州这些早归隋朝所有的地方,各县郡兵多不过两百,少的话只有百人。”

“养这些郡兵的钱粮从何而来?杨侗坚持得下去吗?”李渊倒不是为杨侗担心,而是他从李建成的介绍之中,看出了隋朝郡兵的好处,要是大唐也将之纳入朝廷正式体制,大唐也能享受到李建成所说的各项好处,但关键还是钱的问题。

“商税!”李建成说道:“这商税不单是收固定店铺的商税,还收胡商的税,胡商每次入关,都要把他们的货物名称、数量登记好,运到大兴之后,商部根据这份名单征收一成货物抵税,然后给胡商一张通行证,此证在手,胡商在隋朝任何一个地方都不用再去交税。而且为了避免胡商贿赂关口登记的商部官员,把货物少报,还作出了要为严格的规定,要是他们胆敢弄虚作假、贿赂官员,轻则没收所有货物,重则处死商队之首,胡商冒着生命的危险,千里迢迢的前来中土赚钱,自然不会冒着人财俱失的风险去败坏隋朝法度,若是边关的商部官吏强行索贿,胡商既可以向当地刑、御二部举报,也可以到商部中枢举报;这样一来,双方都受到监督、双方都受到重法的约束,从而形成胡商不敢贿赂、边关官员不敢索贿的良好局面。”

看着众人吃惊的表情,李建成苦笑道:“不说别本土郡县的商税,光是胡商上交的货物价值,便足够隋朝朝廷支付包括战兵、郡兵的俸禄;更何况,官方供销社手中还握有琉璃、青盐、肥皂、茶叶、美酒英雄烈、纸书、纸张等贸易,很多东西只有供销社售卖……当然了,隋朝最赚钱的生意还是源自武备方面,杨侗已经掌控了新的冶炼之术,他们淘汰掉的武器装备对于周边国度而言,依然是了不起的好装备。东西突厥各部、吐蕃四国、西域各国、高句丽、新罗、百济、南室韦、北室韦、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等国矛盾重重,有的甚至是世仇,眼见敌人从隋朝手中买到了好武备,生怕自己的军队打不过,也纷纷向隋朝购买。隋朝便是利用这些国家的矛盾,以废弃的武备大赚特赚……另外,他们还占领了倭国很多岛屿,利用倭奴采矿,每年每月都有大量的金银铜运抵洛阳,可以说,隋朝现在最不差的就是钱,至于粮食的话,因为家家户户获得一头耕牛,或是一匹马作为劳力,加上又有筒车、曲辕犁等等能够增产的农具,所以几乎年年丰收,一般百姓大多将余粮卖给隋朝朝廷,隋朝收购的价格公道,而且商贩也不敢在这些战略物资上作文章。”

李元吉目光一亮:“这是个机会,我们可以派人哄抬粮价,必能令隋朝军粮短缺。”

李建成摇了摇头,唉声叹气:“元吉想多了,这根本就不可能。”

“这是为何?”李元吉不解的问道。

“商人逐利,谁愿意冒着砍头风险去囤积粮食?”李建成苦笑道。

“就算隋朝商人不敢,我们可以派人去干啊?隋朝之前不也是这么针对我大唐的么?”李元吉疑惑道。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