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歌并没有特别着急的去把自己知道的后世农村的淤肥方法说出来,而是看似无意的回答了起来:“有啊,书不止有四书五经,除了四书五经外,还有农书、医书,什么书都有的。”
“那书上是怎么说的?就是这个草不能烧的事情。”辛栩停下了动作,柱着锄头,好奇的看着秦歌。
连李三儿也满脸好奇的看了过来:“对啊,十一哥你快说说。”
秦歌笑了笑,人都是这样,主观性很重要!
而现在,兄长和李三儿的主观性已经有了。
接下来,就要结合科学道理和华夏人民五千年来都超级崇尚的五行学说来编故事了。
想了想,秦歌开口道:
“书上说,草木长于土地,吸土地精气与日月精华而成,若是烧了,那草里面的日月精华和土地精气便会消散于空中,之后,就算是将草木灰倒回田地,也只是补回了少数精气,而大多数曾被草木吸收的土地精气和日月精华却是在烧的过程中,消失殆尽了。”
秦歌顿了顿,依然像讲故事一样,不加入丝毫主观的说道:“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土地才会从肥沃变得贫瘠,才会需要轮休,如果草木不烧的话,而是按照书上说的方法去做的话,土地便能保持年年肥沃,自然不必休耕,我们百姓便可多得些粮食了。”
土地精气、日月精华,远比什么营养、能量更能让华夏人民能听明白。
“难怪那么大一堆草,烧完就只有一丁点灰了!”李三儿恍然大悟,自以为掌握了真理。
辛栩点了点头,他们一来是对读书人的敬畏,二来,十一郎说的的确很有道理。
两者结合起来,他完完全全的相信了!
“十一郎,那书上说,这些杂草要如何处理才对?”
秦歌笑了,不止主观性,连求知欲都有了。
“书上说,草木庄稼吃土地而生,人与百兽吃草木庄稼而生,所以,以人或畜生粪便汇合杂草,搅拌均匀,置于阴暗处发酵,三月余,可得精肥,精肥入地,养地以肥,次年,则禾木倍产之!”
说完,秦歌擦了擦额头,为了体现这话真是书本上的原话,把现编的歪理转化为文言文,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唔……”
李三儿和辛栩都停顿了下来。
“十一哥,三儿没读过书,听不大懂这官话,你要不还是用白话给我说一下吧?”李三儿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秦歌笑了笑,解释道:“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只要把这些杂草和牛粪或者人的粪便混合起来,搅拌均匀,然后放在潮湿的地方,放上三个月以上,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淤肥来养地,用了这种淤肥,土地就不需要休耕了,甚至还能让第二年的庄稼产量翻倍。”
辛栩惊讶:“不用休耕?”
李三儿眼里冒光:“产量翻倍?”
秦歌犹豫了一下,道:“书上是这般说的,不用休耕应该是真的,产量翻倍的话,可能是写这书的人夸大了的,但不管怎么夸大,产量增加是一定的!”
产量会增加,而且不用休耕!
这两个结合起来的话,这个方法要是真的的话……
辛栩眼中闪现出一抹亮光,那是看见希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对美好的畅想。
“十一郎,这是真的吗?”辛栩不确定的问道。
秦歌轻笑:“书上还能有假?”
尽信书不如无书,但这本来就不是书上写的,更何况,这个时候不这样说,是没法坚定辛栩的内心的。
李三儿乐呵呵的笑了:“那是,书上绝不会有假!”
辛栩沉默了下去。
过了片刻,他豁然抬头:“这方法既然是真的,咱们便不能藏着掖着,得告知辛家庄所有人家才是!”
“若是可能的话,十一郎你改日去将这方法告知劝课使,或许能算作功劳累积呢,对你日后做官,肯定大有好处!”
秦歌哑然,他再一次体会到了兄长的善良。
李三儿冷冷的开口:“六哥,这,他们是不会相信我们的!”
“这是书上说的,他们不相信我们,总得相信书上说的!”辛栩开口道。
秦歌沉默着,没多说。
“十一郎,这草就先堆在这儿吧,待明日我选个潮湿的地方之后,再……再……”
“淤肥。”秦歌笑着道。
“对,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