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振奋了学宫学生的出入仕途的决心,那些年科举的学宫学生参与人数远远高出前面几年。
没想到局势好转几年,玄宗皇帝病重,又是让朝堂有了些动荡,学宫更是有了些担心。
好在继位的仁宗皇帝同样出自学宫,继位之后大力任用太常卿仝致远,直接把他定位为辅国之才。
自玄宗皇帝的几年拿回来的话语权,都让仁宗皇帝任用到淋漓尽致,提拔了大量的出自学宫的官员。
中期的时候,提拔两位帝国元帅,出自学宫的南军元帅李立青和西军元帅项信。
很明显,项信所有的战略意义更加深厚,项信和帝国皇室没有关系,出自寒门,更加能激励那些出自寒门的学宫的学生。
太常卿仝致远的出现,算是由玄宗皇帝和仁宗皇帝两朝打通了入相的通道坦途。
不少学宫学生都是盯上科举里面得入相,毕竟前车之鉴乃是太常卿仝致远,位高权重的仁宗帝师。
只是出将入相的口号,仅仅完成入相可是不行,不过当时将门世家封锁军方,让寒门子弟根本没办法出任帝**方高层。
即便五十年前,玄宗皇帝之前的出现过蒙家元帅,再是出任太尉,可那都是如流星般划过天际。
学宫学生对入相有了肯定,但是出将依旧没有把握,何况将门世家的贪婪太强,直接封锁,走起来都走不高。
正好此时出现出自将门世家的张家老元帅担任帝国南军元帅,他选择打破将门世家定下来的封锁,让李立青出任帝国南军副元帅,板上钉钉的南军元帅。
同时举荐西军大将军项信,后来仁宗皇帝借着张家老元帅这位第一人的举荐信直接把项信提拔到西军副元帅的位置。
再是两年过后,项信出任西军元帅,标志着帝国出将的贯通,学宫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出将入相。
仁宗皇帝和玄宗皇帝两朝都在贯彻出将入相,同时仁宗皇帝末期,还提拔了出自学宫的离偲出任丞相。
算是真正完成入相,帝国丞相,宰辅般的存在,由出自寒门的离偲出任,破天荒的头一遭。
让学宫学生对帝国的信任加强,学宫学生出将入相进入仕途的人数迅速的增强。
三十几年的谋划,两朝皇帝陛下的用心良苦,使得三河世家在朝堂官员当中的渗透开始走向下坡路。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渗透出自学宫的官员,首先出自学宫的官员他们的信仰极其明显,那就是为帝国办事。
练就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可以说学宫的学生直接深刻贯彻这点,把皇帝陛下的旨意当中他们一生办事的宗旨。
造就帝国近五十年盛世局面,以及巍峨满堂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