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现在哪里都困难,白店大队的人民有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勇气与决心,井可以自己打,路可以自己修,但是有关土壤、种植,就要县里想办法了。
他提出,应该找一些地理、农林种植的专家来,看看白店大队种不了粮食的土地,是否能种植其他的林木、果树之类,如果能种果树最好,既防风固沙,又能增加收入。
同时白店大队打井的问题,也要派地理专家来指导,在哪里打能打出水来……
王言的说法得到了认可,还表示可以先借钱给白店大队打井,之后靠着卖家具慢慢还。同时他们也会找专家过来看看,能不能种一些果树之类的。
而后便是县里给安排了铺子卖家具,同时也批了和川公社从屠宰场拿下水、骨头的事情,让和川公社多了一个赚钱的营生。
事情到此都是很美好的,于是在白店大队吵吵闹闹的争抢着到城里常驻的名额的时候,王言在窑洞中写出了第二份报告,寄送去了京城。
等过了正月十五,吵吵闹闹十余天的白店大队终于安定了下来,名额终于确定了。
到底是没有固定人选,大队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男娃全都学木匠,女娃则是轮流去县里当服务员,一次五个人,两个月轮换一次。当然男娃也是轮流的,七个人一轮,也是两个月。
王言的任务比较重,要两头跑。既要在大队里教学徒,处理家具,又要去到县里去教学徒,处理家具。
可以说白店大队的钱,几乎都是他赚来的。没有他最后亲自上手处理一些工序,家具的档次就上不去。
不过王言也没有怨言,他自愿的么,他更没有求什么回报。
县城里的铺子不必要装修,终于确定了人选问题以后,全村老少齐发力,将王言最近这十余天做出来的各种桌椅板凳柜子门床之类大大小小的家具,人扛驴拉的弄到了铺子里。
这些都是非卖品,专门摆着给人看的。同时王言又抽空弄了颜料,更加精致的画出了一本家具册子,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另外王言还培训了小姑娘们,告诉他们怎么介绍,什么价格,工期是多长时间。送货上门是多少钱,自己来取又是多少钱。
因为县城里有了铺子的缘故,所以也不必要让大队的老少爷们大老远的去送货上门了,完全可以将这一环节也算了钱。
人们再是省钱,也总有要人运送的需求,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买大件家具的。只要运费便宜一些,比他们自己租用大队的驴车,找邻里帮手的花费更低,那就有市场,就能顺便让白店大队的男人们多赚一些。
事实上是多赚不少。
因为随着年后的这一段时间,王言写文章被人民日报刊登,县里给白店大队拨了个铺子卖家具的事情,已经随着各种的开会,由干部传到人民群众那里,最后再加上走亲访友,白店大队做的家具扩散了口碑。
等到了二月初一的时候,赶上了大集,这时候王言做的各种家具已经摆满了铺子的楼上楼下,以及院子里。卖货的小姑娘们,也都培训完了。
人们带着好奇来到店里看热闹,结果就看到了心仪的家具,能来赶集的,自然都是说话算数的,盘算一番家底儿,当即也就交了定金下了单。
便是当场没带钱的,回家去琢磨几天,再跟村里人聊聊天,本来决定不买了的,攀比之心一上来,看着自家的家具也就哪哪都不顺眼了,最终还是要来县里,哪怕是小件,总也要定一个才行。
同时王言也在快速的培养学徒们,哪里有什么休息好讲,早上吃完饭就要工作,晚上天不黑不能结束。
等到临近了开春时候,一小部分学徒已经算是勉强出师了。能够凭着自己一个人,将一堆木头变成不复杂的家具的模样,且尺寸合适,比较牢固。这些人就是有着一定天赋的木匠种子了。
这些人能够独立处理前期的绝大多数问题,王言也就更加的放手,让他们带着其他的学徒工作,给他们编了组,他们都当了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