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得好!”
这声音可谓气势十足,铿锵有力。
林克成立马看了过去,只见一个穿着棕黄色西服,双眼炯炯有神,身材魁武,颇为不凡,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眼神中有些忧思,有两撇胡子,儒雅中有坚毅的一面。
经过陈天华的一番介绍,林克成是震惊万分,没想到是他们两个,这可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黄先生,宋先生,二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请多多指教。”
黄兴,宋教仁这二人可是这个时期的大牛人。
黄兴豪迈地大笑道:“大名可不敢当,指教更不敢当,我等不过是革命军中一小卒罢了。”
宋教仁在旁点了点头,“是啊,刚刚听小兄弟说革命,可谓是别树一帜。小兄弟,如此年轻,就有不同寻常之见解,不简单!”
陈天华听到好友称赞自己的盟弟,甚是开心,“我这玉汝老弟,可不简单。当年,我在上海宣扬革命之时,被清廷通缉,幸得玉汝老弟相救。之后我二人便义气相投,结为兄弟。我这玉汝老弟,以前便常言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黄兴,宋教仁听了后,感慨万分,要知道从古至今的说法,读书不外乎为了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就是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亦或再大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哪里听得什么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
黄兴感慨异常,“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说得好,梁启超这个保皇党,说得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我是极其赞同的。对了,小兄弟,如今各地起义失败,前途未卜,你怎么还要革命?”
林克成沉凝片刻,“当今之中国已不可不革命,革命,乃世界发展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满清假借立宪之名以安抚民心,谎言一旦戳破,则举国震怒,天下必变,清朝必亡。再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关键的是如何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我看来,革命尚有四大问题还没有解决。”
此时的黄宋等人领导的长沙起义惨遭失败,无数的革命志士被杀害,前不久,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在监狱被清廷勾结洋人杀害,死时年仅20岁。
可以说革命事业前途未卜,形势极其严峻,虽然他们依然充满信心,坚信革命必将胜利,可如今却有些迷茫,往后该怎么走。
众人听到这,怎能忍住?
虽说林克成年纪轻轻,但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黄兴迫不及待地问道:“哪四个问题?”
陈汝成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其一,革命需要统一力量,如今革命力量庞大,各省皆有革命党,然而力量不能够集中,使得清廷可以各个击破。就如人的手指,一个手指的力量能有多大,只有握紧拳头,才能力量强;就如烧火,一人添柴,火能有多大,只有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其二,革命要拥戴一个领袖。人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三军不可无帅。如果没有领袖,如何调节各方矛盾,如何凝聚各方力量,如何统一各方行动,不可能仅仅依靠章程,活的人不可能依靠死的东西,这些都是问题?”
“其三,革命需要统一主张。如今革命主张众说纷纭,各说其实。有推倒满人专政,让汉人执政;有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等等,如此多的主张,那到底革命要做什么?老百姓到底听谁的?革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其四,革命的思想要深入人心,要有切实符合百姓利益的主张。国内很多百姓,并不理解革命的目的,把革命看做是造反,只不过改朝换代,换个人做皇帝。在老百姓他们看来,只要日子能过得去,岂会加入革命?甚至帮助清廷抓革命党,来领赏钱。所以要把革命思想明明白白地告诉老百姓,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好要把老百姓的利益也考虑在内,不如何使他们加入革命?”
“这四个是目前急需、迫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黄兴,宋教仁,陈天华三人听了这些,是又惊又喜,对林克成更为欣赏。
他们怎么知道,林克成是个穿越者,这些问题就是他们这些人用鲜血实践出来的,在后世就是标准的历史问题,为什么,怎么办。
若是以后世的眼光来说肯定不够完善,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林克成要积极实践才能得出更多更好的理论。
老郭看自家少爷高谈阔论,眼珠子一转,“诸君,今日我家少爷与诸君相见甚欢,可否赏脸,我们那有好酒,边吃边谈,一醉方休。”
走!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