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誉王府邸的门里与门外的景象给白可可和白书带来的视觉冲击就很大了,而在不知不觉中,白可可和白书已经完全被誉王府内的亭台楼阁,美不胜收的景象所吸引。白可可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双眼睛,多长几条腿,可以看见的更多的如诗如画的美景。
而白书更是兴致勃勃,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笔和纸,在石桌上铺开,即兴做起了诗。母子俩已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白可可忘乎所以的观赏着誉王府邸的美景,好像刘姥姥进入了大观园;而白书则是忘我的斟酌着诗句。一道清晰的脚步声打断了二人的思绪,吸引了二人的视线,顺着脚步声望去,一个瘦瘦高高的青年,迎面走来,他正是誉王的伙伴加属下诸葛番。
而诸葛番在这里看到白可可和白书二人,禁不住心里一愣。
原因无他,在诸葛番的印象里,誉王平时可是最讨厌那些个“闲杂人等”来自己的府邸打扰自己的清静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自从在誉王还不是很大的时候,自己跟从誉王搬离皇宫到誉王府邸之后这么多年,除了皇宫里金銮殿上的那一位,再就是朝堂上那位受人敬仰的阁老大人曾经来过几次,便再无其他访客。
而今天不但有客人来访,还是两个“不请而入”的特殊客人,诸葛番淡淡的问道: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府门没关,走进来的呗!”
白可可理所当然的回答。
“呵呵!不请自入,可是很没有规矩啊,我看二位还是原路返回的好,也免得产生什么误会,让大家难堪。”
诸葛番说完,还打了个请的手势。好不容易进来的,怎么能够就这样后退了呢,正主儿还没有见到,正事儿还没说呢,怎么就能走呢?
“管家大哥,是这样的:本来我要在京都为孩子找一个学堂、书院之类的,可是这里都需要介绍帖,否则不收新生。我们在京都举目无亲的,最后想到了王爷这里,也就找到了这里。我们没有别的企图,只是想让王爷写一纸介绍帖而已。麻烦你通报一声……”
想到介绍帖,白可可诚恳的与诸葛番请求着。
听到白可可的一番讲述,诸葛番也大致了解了白可可母子来誉王府的目的。想到誉王最近这段时间对白可可的事情很是关注,反正人来都来了,诸葛番也就自作主张,将白可可和白书带到了誉王的书房。
说来也是凑了巧,此时誉王的书房里还真的有一位客人,那就是那位阁老大人。
这位阁老就是那唯二来过誉王府的访客,安阁老,名“知命”,安知天命。是梁国的三朝元老,是当世不止在梁国,甚至在整个大陆,都是天下读书人的领袖。由此可见,安阁老的一句话,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百姓之中,分量都是举足轻重的。
此时的安阁老,在誉王的书房与誉王相谈甚欢,而更令人称奇的却是,安阁老这个在学术界可是称得上泰山北斗的人物,在书房中却对誉王称之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