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仔细思量后,婉言谢绝了吴侍郎的好意。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论起心思计谋来,他自忖没这个天分。吴侍郎许是从忠义亲那桩事上对他信心十足,认为他是个心思缜密果断的可造之材,但薛淞知道,那是因为自己有知道剧情这个大外挂存在,否则,
还有,他也不喜欢整日的舞文弄墨,那并非自己的擅长,在这方面,他怎么也胜不过那些货真价实的一甲、二甲进士的。他更厌恶那些整日勾心斗角的算计,太累了,不值得
“如果可以,还请老师帮助把我安排到户部吧”薛淞对吴侍郎诚恳地道“老师您也知道,我家是皇商出身,在管理财务、经营、计算方面是比旁人强的,但论起文章笔墨来,只能说差强人意。以己之短,来对上旁人之长,那是不智的”
吴侍郎惋惜地叹了口气,薛淞志不在此,那也是无法。既然如此,踏实安生地做事,也是一条好的出路。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勉强你了。户部莫侍郎是我师兄,我把你推荐到户部。你好好地跟着他,必会有所进益的”吴侍郎想了一想,嘱咐道。
薛淞感激地施礼“学生必不会辜负老师厚望”
几日后,进士们各自分配了观政的去处,薛淞如愿被分去了户部。
就在同一年,还有位武勋出身的三甲进士贾敬,他名次虽然不高,但分配到的观政衙门倒是很不错的,居然去了翰林院中书科。因为他是先宁国公之子和宁国府的继承人,身份与其他人都不同,且贾敬得到了忠义亲王的大力举荐,吏部自然要给这个面子。
还有,上届的进士们也结束了三年的观政,正式被授予了官职。
薛淞从文件中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如海
前科探花郎,荣国公的女婿,被吏部分进了御史台,成为了一名新进御史。御史大夫们既清贵,又掌握着监察、弹劾官员之权力,是个让人羡慕的官职。
薛淞默然了良久,想起书中林家和林黛玉凄凉的结局,他脑海中忽然闪过了茨威格的一句话命运赠予的礼物,暗中都标好了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