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侧妃先去看首饰,那璀璨的宝光让她眼睛一亮。芳华居里的首饰用的是南洋来的各色宝石,送到京城和江南的都是选择了其中最好的,红宝石鲜艳夺目,蓝宝石剔透深邃,绿宝石绿意欲滴,让人一见之下,就移不开双目。
南洋的宝石质量和数量本就比中原的高,而且薛淞又是高价从江南和东南一带请了手艺极好的工匠来制作。古代宝石往往东西是好的,但古代人不擅长切割打磨,上好的宝石打磨不好,展示不出那璀璨的光彩了。但芳华居里的首饰都是经过了那些能工巧匠精心打磨,虽然在人工和时间上花费不少,但也因此质量很高,深受客人们欢迎,能卖出几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来。
而且,芳华居还专门请了品味高的匠人来设计款式,那名贵的很多是一式一款,这让那些显贵的客户们很满意,谁不想自己的首饰是独一份的佩戴出去和旁人撞款了是挺没面子的,价格高些那也是能接受的。平常些的虽然是同样式样的有不少,但也是造型很简洁大方,和旁的铺子里的都不一样。
薛淞做出这安排时,他是参考了现代社会奢侈品的经营诀窍的。东西自然要好,但让客人满意,觉得自己尊贵不凡,满足情绪价值,更是极有价值的。这一切,都会在真金白银上体现出来。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所以,芳华居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不显山不露水的,着实赚钱。
还有那江南和东南来的上好衣料,如缂丝、锦缎、雕花天鹅绒、哆嗦呢、各种花边、绒花等;多种多样的化妆物品等,齐侧妃看得都极有兴致。见齐侧妃这是笔大生意,菊华管事又邀请她去后院小坐,那才是芳华居招待贵客的地方。
齐侧妃转了一圈,最后选择了在那潇湘馆歇息,那里翠竹青青,流水潺潺,看上去很是幽静。惬意地坐在雅致的院子里,齐侧妃悠闲地品着香茗,看着菊华带人把她看中的物品全送了来,放在旁边的长桌上一一给她展示,介绍。
菊华很会说话,齐侧妃不知不觉中就消磨了一下午的时光,最后,买了下几大盒子的首饰、衣料、口脂香囊等回府。
“啧啧,”忠顺王看了一眼面前的一堆东西,听着嬷嬷报上的价钱,也不禁惊叹了两声,不过,他又看了看,发现那些东西的确不错,也算物有所值。
齐侧妃也不敢耽搁正事,把芳华居的情形仔细打听了一番。京城贵妇人们不但在芳华居大把花银子,那也是她们定期散心交际的所在。而且,大家约定俗成一般,文臣的女眷、勋贵的女眷和家中有钱,但没有官爵之家的女眷,都在各自固定的时间聚会,顺带着买下许多东西来。齐侧妃去的那日不是她们聚会的日子,不然,芳华居是极热闹繁忙的,菊华管事也没那么多时间来专门招待她。
忠顺王府的长史估算了芳华居一年的收益,忠顺王吸了口凉气,如果那些勋贵宗室们都能像薛淞一般生财有道,那皇兄催还欠银的差事也不至于那么难办了他没有窥觊皇位的心思,只想辅佐着忠孝王,自己也能过快意富贵日子便好。
薛淞是个有本事的人啊一向不羁小节的忠顺王对薛淞的兴趣更浓了,便索性找到了薛淞,直接和他叙话起来。
忠顺王不摆架子,人也挺平易的,薛淞来到京城为官后,身份就自不同,座师吴尚书又愿意提携他,可谓往来无白丁,在现代社会里受到的熏陶,薛淞骨子里可从来没有奴性,他向上位者低头,给皇帝行礼,那是迫不得已的,他并不认为那些人就理所当然地比自己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