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产业在未来会崩的多厉害,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很难相信。但是作为过来人,杜立鼎知道未来通用多惨,美国又是下了多大功夫救它。德尔福也许经营不善,臃肿不堪,但是他有着18万工人,让他倒闭,美国人绝对不敢。
“可这样做……菲亚特肯定不同意。”
“没错,所以通用承诺,到了2005年,他们会全盘收购菲亚特。可是他们收购了菲亚特汽车,却不包括阿涅利家的其他产业,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试着联系意大利人,帮他们开辟新的市场:柯马公司搞的是自动化生产线,不管是车身焊接还是动力总成他们都很有一套,和他们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是他们肯卖吗?西方国家对咱们不少项目都有技术封锁,意大利未必愿意和中国合作吧?”
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是郭宏兵迟疑了一下,还是有些担心。
“这个不必担心:意大利,尤其是菲亚特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颇为油滑的集团。二战期间,阿涅利家族涉嫌支持墨索里尼,战后差点被赶出了公司。贾尼·阿涅利多方游走,以牵制英法汽车业发展为理由,获得了美国人支持,在战后重新掌握菲亚特。可是他接手公司之后,毫不犹豫的把菲亚特124的生产线卖给了毛子——到现在毛子的拉达还是菲亚特124的底子。而且他们不只是这么做了一次,70年代他们还和南斯拉夫合作过,84年,阿涅利家族旗下的依维柯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商用车——意大利人虽然也算是西方国家,但是一直以来,他们都在坑队友。”
西方国家对中国确实有技术封锁不假,但是他们的很多技术封锁强制力都很一般,小国没这个胆子,德国作为战败国也比较老实,英国则是和美国很多时候利益一致,可是法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家伙,掉节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反正他们的技术,市场,综合实力全都是世界前十,不必那么害怕美国,卖点技术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意大利在中国本身没有什么市场,南汽虽然和菲亚特长期合作,但是菲亚特压根对这片市场不关注,也没有怎么开发过。如果把发动机生产线卖给了中国,和中国建立了一些联系,对他们也是好事:发动机生产线有了,那么车身焊接呢?汽车设计和工程服务呢?这些东西,柯马集团都有——就算是柯马没有,阿涅利家族其他的公司也肯定有。
阿涅利家族准备退出汽车制造,但是汽配,发动机,工业生产线这些,他们可不准备一口气全都退了。他们也得开拓新市场,向他们提议合作,这也是个新方向。
“我们和柯马提议合作,但是对于菲亚特的二手的发动机生产线,也完全可以来者不拒。拿到了生产线之后,我可以帮你找人设计发动机——咱们从头开始,一点点来就是了。”
有了发动机生产线,剩下的事情才可以解决。杜立鼎手里就有更加先进的发动机生产技术,到时候给了郭宏兵,让他去尝试生产就好。对此,杜立鼎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大方一把:不然的话,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国产车还要装配着三菱4G的发动机,那也实在让他有些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