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什么?
这算少走几十年的弯路啊!
-----------------
从钢城到奉城,在没有高速公路的年代至少需要四个多小时。
那这个年代到底有没有高速公路?
没有,没有正经的高速公路,但有相对标准的快速公路,也就是国道。
为啥说相对标准,因为在这个时代公路建设就没有标准。
你说石子路算不算公路?
在很多年的时间里,有些国道就是石子铺设的道路,而且就很好了。
谁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沥青板油道是什么时候?
更不要提这个时候造价更高的水泥路了。
三台鸿运一号排成排,一前一后各有一台羚羊保卫车开路。
保卫车既是安全保卫,也是后勤服务,这是冶金厂准备的。
这个年代啊,如果走长途道路,一般企业都会配备保卫出行。
具体是什么原因就不用说了。
因为鸿运一号自带办公环境和条件,所以李学武三人是在一辆车上,从上车开始便就接下来的谈判开展了讨论工作。
他们得确定一下分工问题,同时也要商量好谈判的底线和目标。
虽然说这次去沈飞只是初步谈判,一定达不成什么重要的成果和目标。
这一次谈判只是互相试探,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而已。
那你说不见面完了,或者随便安排一个人过来互相试探,省的浪费时间。
乖乖,有些事情往往就需要浪费时间,世间的事哪里都能清清白白。
是互相试探,也是初次见面,彼此确定谈判方式,这是持久战。
哪个企业的合作谈判是一蹴而就的,那也太不现实了。
“咱们要做好至少谈个十次八次的心理准备。”
李学武摊开手,对两人说道:“越是沈飞这样的企业,越是零部件生产需要的合作项目,越是麻烦。”
“咱们想要开展全面合作,沈飞也不拒绝,沈飞想要咱们的生产优势,咱们也可以商量。”
他手指点了点小办公桌,强调道:“之前我跟王新谈,也没谈多深,只是为这一次谈判做了铺垫和引导。”
“但今天去沈飞,是在人家的地盘,那人家一定是有心理准备和优势的。”
李学武拿了桌上的保温杯讲道:“如何破局,就成了今天的关键。”
程开元见李学武说完,先是看了高雅琴一眼,见对方没搭理他,竟连看都不看他一眼,看来真是把人得罪死了。
至于嘛,多大点事啊!
那封信他实在不适合处理,说他现在跟李学武之间的关系看似很融洽,当初还帮助李学武更进一步来着。
可实际上李学武拿他当啥?
当啥就不说了,反正没啥影响和地位,两人之间也只是表面的平和。
这封信要在他的手里,给李学武一定不合适,私自处理又违反纪律了。
对他来说就是烫手的山芋。
但在高雅琴的手里还有转机,因为高雅琴同李学武之间的关系尚可。
不要看当初两人是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长的竞争关系,实际上高雅琴根本没有准备,也没有实力争这个位置。
高雅琴是被李怀德摽着摆在前台的,如果她真有心辽东,也不会什么准备都没有,任由李学武充分地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