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京西集团。
公关部、市场部、物流、技术、安保、后勤……所有齿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咬合启动。
行动开始前四十八小时,京西集团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一改往日直接促销的风格,发布了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和技术好奇的“软”话题:
#如果有一天,你的外卖由ta送来?#(配图是某个背影,衣着普通,但身形挺拔,走在科技感十足的京西仓储中心)
#你猜,技术能让外卖快多久?#(配图是智能路径规划系统的可视化界面,但关键信息打码)
#致敬奔跑者,你的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配图是一张精心构图的手部特写,满是勤恳的痕迹,握着的却是印有京西logo的配送箱把手)
这些话题刻意模糊了焦点,引发了小范围的猜测,但并未形成爆点。真正的引爆剂来自一个“意外”。
行动前一天下午,一个粉丝数寥寥的数码博主发了一条看似吐槽的微博:“我靠!刚才在京西大厦楼下看到个身影巨像强哥的大佬,居然在认!真!学!怎么用电动车配送箱!
旁边围着一群穿西装的小弟,这又是什么新行为艺术?”
评论下方,配上不太清楚的图片。
这张高糊照片,反而增加了真实感。评论区瞬间炸锅:
“真的假的?p的吧?”
“强哥要送外卖?京西没钱到ceo都要下场了?”
“楼上的,这明显是炒作啊!”
“但…如果是真的呢?有点期待怎么回事?”
“盲猜一波新营销,坐等官方公告。”
“高糊才是精髓好吗!你看那站姿,背挺得跟标杆似的,除了强哥还有谁?”
“楼上别吹了,上周我表哥公司拍宣传片,老板还学开挖掘机呢,摆拍而已。”
“但这博主平时就发数码测评,从没蹭过热度啊…而且那配送箱锁扣的细节,一看就是真在用劲研究。”
“突然想起前阵子京西骑手抗议超时罚款的事…这是老板亲自体验疾苦?”
“哈哈哈如果送到我家,我高低得让他签个名,再问问会员能不能打折!”
“歪个楼,强哥这体力能行吗?上次看他演讲都喘…”
“吵什么吵,等明天不就知道了?要是真送,我直接蹲点京西配送站!”
“赌五包辣条是新综艺预热,最近大佬们都爱搞接地气人设。”
“只有我关注那电动车是京西自研的吗?续航标得也太夸张了…”
评论区吵成一团,有人开贴分析照片光影,有人扒出博主过往动态,连京西客服都被问爆了,只能用“暂未收到相关通知”搪塞,反倒让猜测更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