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就在每团总部会议的同时,隔了几条街的饿了吧总部大楼里,曾庆阳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报告,脸色铁青。
“每团那边老年用户破1100万了?我们才800万?”他猛地转向下属,声音里压着火气,“他们那个‘银发专区’和‘现金支付’的效果就这么好?”
数据分析师小心翼翼地递上另一份报告:“曾总,不光是人数的差距。您看,我们的核心问题可能更棘手。”
报告上清晰地显示,饿了吧的老年用户客单价甚至比每团还低,仅有14.8元。由于大力推广的“1元蔬菜包”和“子女助力红包”活动,补贴率高达85%,意味着平台每单要倒贴近10元。
“更麻烦的是,‘1元抢购’带来的峰值订单对我们的运力调度是巨大考验。”运营负责人补充道,“老年用户集中在下单抢购,那个时间点正好和午高峰重叠,很多骑手被迫接这些超低价值的订单,导致对年轻用户的配送时效大幅下降,年轻用户的投诉环比增加了15%。”
曾庆阳一拳砸在桌子上:“所以我们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烧钱抢来一堆不赚钱还拖累核心业务用户?”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情况显然比预想的更糟糕。他们原本想通过低价迅速撬开银发市场,却没想到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如此顽固,几乎完全被低价活动“绑架”,并未像预期那样产生向上的消费迁移,反而将平台的补贴策略拉入了无底洞。
“不能这么下去了!”曾庆阳斩钉截铁地说,“每团肯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现在就看谁先找到破局的方法。我们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必须打出差异化。”
他站起身,快速踱步,脑子里飞速运转。
“他们做简化界面,我们也可以做。但他们主打‘便宜’,我们不能只拼便宜,要把‘信任’和‘社交’做到极致。”
“第一,‘1元抢购’不能停,这是流量入口,但必须改造。立刻去谈更多本地知名的老字号、连锁超市,用‘品牌’背书来提升活动价值感,把‘1元烂菜叶’变成‘1元品牌鸡蛋’、‘1元知名包子’,减少用户对质量的投诉,也让我们补贴得更‘值’。”
“第二,强化‘熟人推荐’和‘社交裂变’。‘子女助力红包’效果不错,但要升级。设计‘银发美食排行榜’,不是由算法推荐,而是由子女为父母投票评选出‘最放心外卖店’,给予这些店铺流量倾斜。再推出‘爷叔阿姨拼团’功能,三人成团,享受优惠,让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既能摊薄我们的配送成本,又能强化他们的社交联结。”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开辟‘社区食堂线上版’专区。去和那些有中央厨房、能提供标准化、营养餐的政府试点‘社区食堂’合作,把他们引入平台。老年人对社区食堂有天然的信任感,客单价也能做到20元以上。我们提供配送服务,补贴可以大幅减少,甚至微利。这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客单价和口碑。”
“最后,客服和骑手培训要跟上。针对老年用户,制定专属沟通指南,要求更耐心,甚至可以考虑招募一批中年以上的兼职客服,用‘乡音’服务,降低沟通成本。对于骑手,给予配送老年低价订单额外的小额补贴或积分补偿,平衡他们的心理,减少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