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消费者是拿到补贴了,便宜了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但代价呢?服务质量严重下滑!我这边接到的投诉,配送超时、餐品洒漏、客服无人应答的比例同比上升了五倍不止!
这叫什么惠民?这是用牺牲基本服务和质量安全换来的虚假繁荣!而且,这种补贴惯坏了用户,破坏了正常的市场价格预期,以后没有补贴了,消费者还会买单吗?这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刘处说的只是问题之一。”网络安全和信息处的处长张涛推了推他的黑框眼镜,表情严肃地补充,
“从技术层面看,这种极限压力测试对平台系统是巨大考验。我们已经监测到,在上周六晚间高峰时段,两大平台的app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卡顿和延迟,支付系统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数据安全风险陡增。一旦发生大规模数据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问题,而是涉及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稳定性问题。”
会议室内争论渐起,观点鲜明地分成了几派。以市场监督处、消保处、网安处为代表的一方,力主强硬干预,遏制乱象。而政策研究室、以及部分负责宏观经济分析的干部,则更倾向于审慎观察,担心过度监管会扼杀市场活力。
这时,一直沉默的综合处处长周明宇清了清嗓子。周明宇负责对外联络和协调,与各大企业打交道较多,平日里给人的印象是圆融、务实。他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斟酌:
“肖主任,各位同事,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风险确实存在,需要监管引导。不过……”
他话锋一转,“我们也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感受。每团和饿了吧,是我国平台经济的标杆企业,带动了数百万的就业,技术研发、模式创新上也投入巨大。
这次补贴大战,固然有抢占市场份额的意图,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市场竞争白热化下的被动选择。如果处罚过重,比如直接叫停或者处以巨额罚款,会不会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会不会让外界产生‘监管打压’的误解?
我认为,是否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方式,比如约谈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责令其自行整改,设定补贴上限,让他们自己内部消化这个问题?毕竟,企业自身也有合规管理的需求。”
周明宇的话,看似站在全局考虑,实则带着为两大平台转圜的意味。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不少目光投向了肖剑。
肖剑的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极度不悦时的表现。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直射周明宇:
“明宇同志,‘温和的方式’?‘自行整改’?”肖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质感,让周明宇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你告诉我,我们之前的《指导意见》不够温和吗?
结果呢?他们变本加厉!从几千万补贴到一个亿!这是把监管的容忍当成了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