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需顺应历史的潮流。”
“若非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翊又何来建功立业之机?”
这时,车骑大将军张郃趁机问道:
“听闻朝廷已决定明年增兵汉中,支援诸葛丞相伐蜀。”
“不知相爷心中可有领军的人选?”
此言一出,
满座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耳倾听。
眼下,灭蜀之役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
因为汉中被拿下,川蜀门户也就洞开。
正如诸葛亮提出的战略一样,以汉中为根据地,打进去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灭蜀之役的成功是板上钉钉,而魏国又没有被灭。
那这天大的功劳,自然会被有心之人盯上。
京中的权贵们,收到一点风声,便纷纷都来拜贺李翊。
指望来年开春,安插自己的儿子,或者族中子弟到军中去。
以便来年去前线镀金,再不济混点儿军功。
回京后,也好在京中谋一个差事。
李翊缓缓放下酒盏,神色凝重:
“去年徐晃将军病逝,如折我一臂。”
“蜀道艰难,诸位莫要以为伐蜀是件易事。”
“崇山峻岭,易守难攻,更兼蜀中人才并未完全凋敝。”
“依然有愚忠于曹魏的顽固分子,向我军做出抵抗。”
“此役,绝非汝尔等所想那般容易。”
光禄勋崔谅接口道:
“……相爷过虑了。”
“我等世受国恩,正该为国效力,何惧艰难?”
众人纷纷称是,个个摆出忠勇之态。
李翊目光扫过席间,忽然停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身上,嘴角微扬:
“奉先将军,您乃当世虎将,可有挂帅的想法?”
醉眼朦胧的吕布闻言,哈哈大笑,声若洪钟:
“李相笑了!老夫离开行伍已近十载。”
“这把老骨头早就打不动了,相爷还是另请高明吧!”
宴席间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吕布虽已年逾七旬,但虎威犹存,这一笑依然震得杯盏轻颤。
李翊含笑点头:
“奉先将军老当益壮,何必过谦?”
“不过既然将军无意出山,那明年的领军之人,老夫自当慎重遴选。”
“诸公且安心回去等候消息。”
宴席将散时,众人纷纷命随从抬上贺礼。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琳琅满目。
崔亮上前低声道:
“相爷,这些薄礼不过是我等一点心意,还望笑纳。”
“来年出征,犬子崔凌虽不才,但也略通兵法……”
李翊摆手打断:
“诸公心意,老夫心领了。”
“至于军中人事安排,还需从长计议。”
送走宾客后,李翊独自在书房中对着一地礼品出神。
管家轻手轻脚地收拾着,忍不住问道:
“相爷,这些礼物……”
“登记造册,悉数入库。”
李翊淡淡道,“明日早朝,本相要面奏陛下。”
夜深人静,李翊在灯下细阅兵部文书。
忽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
“奉先将军既然去而复返,何不进来一叙?”
李翊头也不抬地。
吕布推门而入,醉意全无,目光炯炯:
“相爷果然知我。”
李翊放下文书,示意吕布坐下:
“将军今夜在宴席上装醉推辞,想必另有深意。”
吕布叹道:
“老夫确实年事已高,不宜再统大军。”
“不过更重要的是……”
“相爷可曾想过,为何这些权贵争相要将子弟送入军中?”
“哦?”李翊挑眉,牵唇笑道,“翊愿闻其详。”
“伐蜀之功,谁不眼红?”
吕布冷笑,“但他们只看见功劳,却看不见凶险。”
“若是败了,这些纨绔子弟岂不误了大事?”
吕布活了七十多岁,人生大起大。
其心智之成熟,早非当年的义父杀手阿布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