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可告慰高皇帝之灵,稍纾社稷之忧。”
“然臣自入南郑以来,目击闾阎景象,不禁中夜抚膺,泫然涕下——”
“所谓‘天府之土’,竟成荆棘纵横之地。”
“往昔商贾络绎之衢,惟见狐兔出没之迹。”
“田畴芜秽,仓廪空虚。”
“百姓面有菜色,稚子啼饥号寒。”
“询之故老,乃知曹贼西遁之际,徙民毁城,焚仓绝道。”
“遂使秦巴膏腴,化作豺狼巢穴。”
“臣观汉中形胜,北倚秦岭如屏,南枕巴山若障。”
“沔水蜿蜒其腹,沃野绵延千里。”
“昔萧何据此供高祖基业,张鲁凭之成一方霸图。”
“今虽暂困兵燹,然地脉未损。”
“若得善加经营,必复为龙兴之地。”
“臣遂暂止兵锋,以一月之期行安民三策。”
“其一,发军粮以赈鳏寡,缮甲兵以清匪患。”
“其二,招流亡复其本业,贷耕牛助其垦殖。”
“其三,削苛捐以苏民困,明律令以正风俗。”
“今市井渐闻笑语,阡陌始见炊烟。”
“更于河湄原隰,仿淮阴屯田旧制。”
“分兵为屯,列栅为营。”
“令士卒操戈则备战,释甲则扶犁。”
“已开渠堰十二道,垦荒田三万顷。”
“种粟栽桑,蓄豚养犊。”
“待至秋深,当见黄云覆垄。”
“及至明岁,可望仓廪盈溢。”
“届时军粮自足,不复劳关中转运。”
“士马饱腾,正宜向益州进军。”
“昔高祖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今陛下委臣节钺,当固本培元,后发制人。”
“蜀中虽云险塞,然曹叡暗弱,汉中方定,民心思汉久矣。”
“若待来年春暖,携汉中积粟,率虎贲之师。”
“出阳平而叩剑阁,则成都指日可下。”
“较之悬军深入,馈饷不继,岂非万全乎?”
“今遣偏师戍守险隘,广布斥候以察敌情。”
“臣日则巡营劝农,夜则图划方略。”
“必使军民同心,耕战两便。”
“惟愿陛下少宽圣虑,善保龙体。”
“待臣明年春汛奏凯,当献益州版籍于丹墀。”
“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章武十七年,秋八月,丞相臣诸葛亮谨奏。”
诸葛亮提出明年再继续进兵益州的战略提议
良久,刘备抚须颔首,沉吟道:
“孔明深谋远虑,所奏甚合朕意。”
“汉中初定,粮草转运艰难。”
“若贸然进兵,恐生变故。”
“屯田之策,实为上计。”
他转向身旁的李翊:
“李相,来年开春,可再组织一军支援孔明伐蜀。”
“此事就交由你全权操办。”
李翊躬身领命:
“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刘备略显疲惫地挥挥手:
“今日议事至此,诸位且退下吧。”
众臣鱼贯退出大殿。
李翊刚回到相府,管家便来禀报:
“相爷,今日已有数位大人递帖求见,都带着厚礼……”
李翊微微一笑:
“……意料之中。”
“去,设宴三日后,宴请这些‘’有心人’。”
三日后的相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京中权贵几乎悉数到场,个个锦衣华服,笑语喧哗。
酒过三巡,太仆羊衜举杯起身:
“李相运筹帷幄,辅佐陛下平定天下,功绩冠绝古今。”
“依老夫看,便是韩信、张良复生,亦未必能及啊!”
众人纷纷附和,谀词如潮。
李翊举杯环视众人,目光深邃:
“……诸公过誉了。”
“翊本郯县一介白身,得遇明主,侥幸才有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