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公婆没两天,家里反倒比之前更热闹了。
这天傍晚,吃过晚饭,石静兰收拾着碗筷,苏世才却神秘兮兮地进了里屋,出来时手里捧着一张纸。
"都看看。"他把纸小心铺在八仙桌上,眼角笑出了深深的褶子。
石静兰笑道:"是个体工商户!你爸今天刚领到的。"
苏采薇眼睛一亮,凑过去看,营业执照上还带着新鲜的油墨味,她不由得欣喜:"恭喜爸妈。有了这个体户执照,总算能正大光明地干了。"
目前的政策,还不允许成立私人企业。
"够用了。"苏世才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执照边缘,"眼下这形势,能迈出这一步就不容易。"
隔天,陆庆平从军区大院赶来,刚放了暑假的苏明哲也赶到了小院,难得陆今朝也回来了,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商量起第一个产品。
七月的广州像个蒸笼,即便到了晚上,空气依然黏糊糊的。安安的小褂子早就被汗浸湿了,苏采薇不停地给他扇着蒲扇。
"要做就做电风扇。"苏明哲忽然想起什么,跑进屋里抱出个旧家伙什,"姐,你看这个。"
这是前年他和外甥女陆今朝用废旧材料捣鼓的。铁皮剪的叶片已经生锈,转起来咯吱作响,但确实能扇出风来。
"风力小了点。"陆今朝伸手拨动叶片,"电机是收音机上拆的旧零件,真要投入生产,就需重新设计。"
苏世才一拍大腿:"明天我去趟香港,带几台进口风扇回来看看!"
三天后,苏世才风尘仆仆地提着两个大箱子回来。
打开一看,是三菱的电风扇,造型精致,外壳光洁。接通电源,叶片平稳转动,强劲的风力让屋里人都舒爽地叹了口气。
舅甥俩当即拆开研究,客厅里很快摆满了零件。
苏世才戴着老花镜,仔细比对每个部件;陆今朝拿着本子写写画画,不时和苏明哲讨论着什么。
"你看这个轴承,比国产的精细多了。"
"叶片的角度可以再调整,这样风量会更大"
这一忙就是半个月。七月底的一个黄昏,一台崭新的电风扇摆在堂屋正中。
不同于市面上笨重的款式,这台风扇线条流畅,乳白色的外壳显得格外雅致。
苏明哲插上电,叶片平稳转动起来,送出的风比进口的还大,声音却小得多。
"省电30%。"陆今朝抹了把额头的汗,"叶片是我重新设计的,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
最先看到这新玩意的是隔壁王婶。
她刚吃过饭,一身汗地站在风扇前吹了会儿,惊喜道:"这风真舒坦!又柔和又凉快,比百货大楼卖的还好。"
消息像长了翅膀。
不出三天,整条巷子的人都找借口来苏家串门。
李大爷拿着棋盘来找苏世才下棋,眼睛却一直往风扇上瞟。
几个小媳妇说是来借花样,一进门就围着风扇啧啧称奇。
"苏老师,这要是能买到,我第一个要!
"可不是,今年这天热得邪乎,夜里都睡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