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微笑,接过话题,“小孟,临床有一种不正经的药物数量定律:如果你在门诊拿到的处方里有三种或以上的药物,极大概率至少有一种药是没必要的,通常这种药也是最贵的。”
“小孟”墨镜后似乎有光芒闪烁。
“我看见了!”云台大声说,“罗博士,是小孟在记录么?你用了什么关键词?”
“没用关键词,声音指令。”罗浩解释。
声音,云台右侧咬肌鼓了起来。罗浩这个狗东西竟然在输入指令上做手脚,别人下不了输入指令。
真狗!
“再有一点就是云教授刚说的,药物名称定律:如果你看到药名时无法立即判断它的用途,那这个药物可能是有效的;相反,如果药名一眼就能看出作用,那么这个药物很可能是多余的。”
“罗教授,为什么是多余的?”“小孟”问。
“这是情商,是人情世故,你记住就可以了。”罗浩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填鸭式的跟“小孟”说。
“你就教吧,现在儿科医生本来就少,等你都教完,儿科医生更少,看你怎么办。”陈勇鄙夷道。
“那是老板们和卫健委的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现在还能走灰色地带,万一哪天要倒查20年的处方罚钱呢?”
“……”陈勇一怔。
倒查20年这事儿他知道,面对罗浩,陈勇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云教授,要不您先回家送药?”罗浩道。
“不用了,比赛就要开始了,我看看小孟。话说啊,不用调试么?”云台问罗浩。
“不用,在家的时候我调试过了。”
“小孟的极限是多少?”
“现在还挺粗糙的,只能和人类顶级的医生差不多的级别。”
云台听到罗浩的解释,微微一怔,心中泛起苦涩。
这话让罗浩说的,什么叫粗糙到只能和人类顶级术者差不多的程度?
人类这么不堪么!
算了,云台也不去争论。要说显微外科,很明显机器人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人力有极限,但机器的力量随着科技进步,暂时还没看见有尽头。
“小庄怎么样?”云台问。
庄嫣原本稍显缓和的面色,在云台目光投来的瞬间再度血色尽褪。
她的脸颊苍白如纸,连唇色都淡得几乎与肤色融为一体,活像被抽走了所有生气。
云台阅人无数,带过的学生能坐满整个礼堂。
只消一眼,他就看穿了庄嫣的症结所在——那是一种初出茅庐的医者面对行业泰斗时,既渴望证明自己又惧怕露怯的复杂心绪。
“小庄,这都是小事儿。你想想你从前上学的时候,每次考试是不是等成绩的时候天都要塌了?”
“呃……我就考试前紧张,考完试我大约能知道自己考第一,就不紧张了。”
淦!
云台心里骂了一句。
怎么罗浩医疗组的成员都跟罗浩学会了这种装逼方式。
“罗浩,你知道这次比赛的真正意思么。”云台问道。
“知道,意大利的一家公司生产了微创机器人syani,已经获得fda审批认证了,想要打入国内。”
云台微笑,“怎么样?有把握么?”
“把握?这次我带着小庄来~”罗浩说着,顿住。
云台真想看见罗浩飞扬跋扈的样子,他心心念念的盯着罗浩。
“是为了在人工组拿个名次,以后小庄上手术的话也有一定的说法。人家syani手术机器人的展示表演,搭起这么大的台子,我要什么把握。”
“!!!”云台怔住,恶狠狠的瞪了罗浩一眼。
罗浩这人总爱在旁人看来无关紧要的细节上较真,就像他总要把“协和罗浩罗博士“这个头衔挂在嘴边,活像古时候那些自报家门的武将,颇有几分“常山赵子龙在此“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