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尚未散尽,鲁莱港被海盐与潮湿木头的气息笼罩,仿佛老船板吐出的梦呓。晨曦斜洒,海面波光粼粼,金光如丝绸般铺展,为这座古老港湾披上一层薄而耀眼的金纱。码头边,数十艘威尼斯排桨战船整齐排列,船首的铜制撞角在微光中泛着冷冽的寒芒,桅杆林立如沉睡的森林,静默中透着威严。船身上雕刻的圣马可雄狮与海神像在水汽与曙光间若隐若现,仿佛随时将从梦中苏醒,破浪而出,撕裂海天。
一声低沉的号角骤然划破寂静,声如哀风,悠长而冷峻,在港湾间回荡,层层激起回音。紧接着,鼓声如雷,疾若骤雨,重若战神之心跳。士兵与水手的铠甲碰撞声如铁雨坠地,响彻码头。桨手们鱼贯登船,赤膊短衣,肌肉紧绷,汗珠在晨光中折射出晶莹的光。他们依次坐定,握桨如握长戈,每人如一颗齿轮,合为一体,化作一台冷峻的战争机器。
奎多将军站于旗舰甲板,盔甲映着晨光,目光如刀。他一声令下,声如洪钟,船队如一体而动。数百支桨同时入水,激起白浪如刀刃齐出,斩裂海面。船首高扬的猩红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圣马可雄狮威仪赫赫,昭示着威尼斯不屈的荣耀。船尾舵手沉稳持舵,目光如隼,精准掌控航道,巨船在狭窄水道间疾行如鱼,灵动而威严。
港口石墙上,市民与商人早已挤满,目光追随远去的舰队。有人低声祈祷,祈求海神庇护;有人高声咒骂,为威尼斯的不守信用;有人挥手告别,泪光闪烁;有人沉默如石,目光深邃。一个老渔夫倚着粗糙的木杖,目送远帆,喃喃自语:“他们真的这就走了吗?”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在叩问鲁莱的命运,亦或只是与海风对话。
鲁莱城塞的秋日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彩绘玻璃窗,投下斑斓光影,在厚重的波斯地毯上缓缓流转,仿佛为冰冷的石砌大厅披上一层温暖的金纱。壁炉中,松木柴火“噼啪”作响,火焰跳跃,散发清香,驱散石墙渗出的寒意。大厅中央,一张雕花橡木长桌摆放着银质烛台,烛光摇曳,映照着墙上悬挂的伍麦叶家徽——一枚精致的银月与星辰交织的纹章,诉说着家族的荣耀与沉重。
古夫兰端坐于壁炉旁的雕花橡木椅中,身着深绿色丝绒长袍,袍角金丝绣纹如藤蔓缠绕,映衬着她乌发雪肤,气度高贵而沉静。她膝头放着一只小巧的刺绣框,针线在指间灵巧穿梭,绣出一朵朵细腻的月桂花纹。然而,她眼角的余光却始终追随着身旁奔跑的儿子李植,目光中藏着柔情与骄傲,偶尔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还不到四岁的李植继承了母亲的俊秀轮廓与父亲的深邃眼眸,一身镶银边的深蓝短袄,腰间皮带上的铜扣刻着伍麦叶家徽,闪耀着微光。李植像一只活泼的小猴子一样,围绕着母亲的椅子欢快地奔跑着。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根木棒,就像握着一把无敌的宝剑,随着他的奔跑,木棒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仿佛他正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李植的嘴里还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调,那曲调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童趣和欢乐。这小调似乎是他从某个沙陀人那里学来的东方曲调,此刻的李植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他真的成为了一名英勇的战士,正在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
在李植的脚下,地毯上散落着各种颜色的积木和木剑,这些都是他刚才“战斗”的“战利品”。他一会儿捡起一块积木,当作盾牌来抵挡敌人的攻击;一会儿又拿起一把木剑,像一个真正的剑客一样挥舞着,嘴里还不时地喊出一些“杀啊”、“冲啊”的口号,让人忍俊不禁。
李植那清脆的笑声在石厅里回荡着,与柴火燃烧时发出的爆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旋律。这笑声和爆裂声充满了整个大厅,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欢乐。
“夫人,穆拉迪少爷,该习字了。”一道清冷的声音打断嬉闹。萨赫利娜推门而入,身着深灰长袍,袖口与领缘绣着银线,整个人如一柄未出鞘的利剑,沉稳而锋芒内敛。她快步走近,俯身轻柔却果断地握住李植的手,动作中带着不容商量的威严。
李植的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他的小嘴也高高撅起,像是能挂住一个油瓶。他用力地挣扎了两下,似乎想要挣脱什么束缚,但显然并没有成功。与此同时,他手中的木棒也在空中挥舞了几下,好像在抗议着什么。
“我不要!”李植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带着些许不满和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