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久于曹操麾下征战。
自知贾诩在曹操心中的分量。
虽说平时不常求计,一旦求之,必非寻常应对之法。
能让贾诩说出此言,可知形势已经危急到火烧眉毛、旦夕倾覆的地步。
然夏侯渊毕竟是名将。
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理。
此时心知若论阵前拼杀,诸葛亮自不是他的对手。
但若论计谋深远……
想到此,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初丞相远征益州,他则拖着重病,被诸葛亮从南溜到北,又从北溜到南。
最后毫不费力的从他手中夺下凉州。
那感觉,就好像一个孩子被变戏法的轻而易举的骗走手中的橘子。
夏侯渊明白,论计谋,十个他也未必是诸葛亮的对手。
若想得胜,非得仰仗眼前这个绝顶谋士不可。
于是,他朝贾诩拱手一礼,缓言道:
“诸葛亮治军严明整肃,用计虚实难测。天下间,除先生外,恐无人能破。今渊实无良策,敢请先生为渊指一条破敌之路!”
夏侯渊身为当朝司徒,又兼雍州都督,位高权重。
却依旧对贾诩执礼甚恭,不敢有半分轻慢。
贾诩看了看夏侯渊,亦心有感慨。
毕竟随曹操走过多年风雨,对这共历风雨的大魏基业存有一份感情。
他岁数大了,子孙也安定下来,他也不想再折腾了。
他坐下来凝神沉思良久,而后,布满褶皱的嘴唇缓缓阖动。
“诸葛亮统御凉州,今已几年?”
夏侯渊面色一红。
这事,没人比他心中更加清楚,因为可以从他失去凉州那时便开始算。
“已经两年零三个月。”
“两年零三个月……”
贾诩缓缓念叨着这个时间,而后,缓言又问夏侯渊:“这两年零三个月,这诸葛亮都与刘备分疆而治?”
“大多时间如此……”
夏侯渊沉思片刻,又道:“却也有例外。去岁秋冬之交,刘备欲伐长安,乃自祁山堡兴兵,攻我陈仓粮道。后因救关羽,遂弃陈仓之攻,引军还荆驰援。这期间,诸葛亮怕是与刘备见过面了。”
“哦,老朽差点把这件事忘了……”
贾诩又开始沉思。
“关羽遇难,刘备宁舍攻长安也要去救……”
夏侯渊抚髯颔首:“昔年丞相擒关羽及刘备家眷,待羽之厚,逾于诸将。然羽得刘备消息,遂决然辞归,往投故主。其兄弟情谊之深,由此可见。是以刘备弃伐长安往救关羽,亦在情理之中。”
“是啊,情理之中……”
贾诩点点头,继续沉思,忽然眉头一皱:“刘备素善识人,诸葛孔明智冠天下,谋虑深远,彼岂会不知?老朽这就不明白了,既欲救关羽,何不携孔明同往,以资谋略?刘备麾下,可守凉州者,非孔明一人;然智计远超诸谋士者,唯孔明而已。”
“这……”
夏侯渊抚髯沉思,觉得贾诩此言在理。
“是啊!既欲往救关羽,为何不携孔明同往?如此一来,岂不是更为妥当?”
贾诩却沉思摇头:“依老朽之见,或有三种可能。”
“哪三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