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频顿了顿,给予了刘继隆思考的时间,随后才接着道:
“如今关中六十二处堰堤水渠已然荒废,三十八处淤堵,即将荒废,唯有二十处尚能运转。”
“以水部同僚商议计算,若是能将这一百二十处河渠堰堤重新修葺清理,则关中四百余万亩荒地将得到灌溉,可轻松复垦。”
“此外,经过清淤和修葺过后,原本灌溉的八百余万亩水浇田,最少能提升二三斗的产量。”
“只是想要修葺清理这一百二十处堰堤水渠,耗费恐不下千万,动用人力亦不少三十万。”
李频将他们探查所得尽数交代,刘继隆闻言则是忍不住暗骂唐玄宗这老货。
但凡他微操少些,安史之乱早就平定了,哪里会引起后来那么大动静。
抛荒四百余万亩,刘继隆都不知道这些年的大唐皇帝在干嘛。
“河渠堰堤皆要修葺清理,先清理最为重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
刘继隆说出自己的建议,同时看向高进达道:“近来府库不是积攒了些钱粮吗?能调拨多少给水部?”
高进达略微思索,接着作揖道:“可拨钱三十万贯,粮五十万石。”
“待到夏收过后,应该还能拨出不少于五十贯和七十万石粮食。”
刘继隆颔首,目光看向李频:“这些钱粮尽数调拨水部,在秋收之前,能修葺多少水渠堰堤?”
李频似乎将所有数据都记在脑子里了,所以刘继隆开口询问后,他不假思索道:“至少能恢复整个龙首渠,保障原本灌溉的三百万亩耕地,同时恢复百万亩抛荒田地。”
“好!”刘继隆没有着急,称赞过后便示意李频坐下。
待到李频与刘继隆说完了水部的事情,崔恕这才开口作揖道:“殿下,多康尚摩鄢来信,请求交易粮草四十万石。”
“他们准备了两千匹上等军马,五千匹中等乘马,另外还有七万多头牛和十万只羊。”
崔恕话音落下,但面对尚摩鄢的求援,刘继隆不禁询问:“前年我们拨了四十万石粮食交给他们,如今才过去四个月,为何现在又粮草不足了?”
“回殿下。”崔恕恭敬说道:“尚摩鄢出兵将柏海等处纳入了势力中,获得二十万部众,想来是因此才导致粮食不足。”
尚摩鄢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对此刘继隆并不觉得奇怪,不过他扩张的速度确实不慢。
对此,刘继隆并不在意,毕竟吐蕃高原的强盛期,将会随着气候而不断衰弱。
即便尚摩鄢重新统一高原,这个新王朝的上限也就是高原版的大理。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日后吐蕃高原估计连个像样的政权都凑不起来,只能成为中原王朝的养马地,以马贩茶粮来维持高原上那脆弱的经济。
尚摩鄢倒是有自知之明,亦或者这是他那儿子没卢丹增想到的办法。
从经济上依附汉军,不仅可以保障他们的统治,也能让刘继隆放心。
“军中缺军马和乘马,关中及三川缺牛羊肉食,那便与他们交易吧。”
正常的粮食和肉品贸易,刘继隆倒也不担心自己会赔,毕竟三川和关中的肉价并不便宜。
汉军以一石粮换三只羊,转手把羊驱赶到三川和关中,卖出三石粮食的价格,怎么交易都是赚。
这点粮食流出,也不会导致汉军内部的粮价出现问题,可以买卖。
“是……”
崔恕颔首应下,而韩正可此时也作揖道:“殿下,朝廷调遣兵马前往大同,据我军塘兵所报,云州及朔州等处兵马不少于二万,莫不是朝廷要进攻关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