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的事儿,刘莹先开口:“女学要办起来,就涉及选址、修建书院等诸多事宜,虽说父皇提到若有需要,尽可向户部和内务府支取,可这些事儿咱们到底不便,我想着,不如请太子二弟和三弟帮忙,两位弟妹觉得如何?”
于然闻言,立刻心领神会,她素来机敏,笑着接话道:“太子妃所言极是。这些修建之事,不如就交给太子殿下和两位郡王殿下去想法子。他们都是男子,在朝中行事也更为便利,想来定能将书院选址和修建的活儿办得妥妥帖帖。”
黛玉也点头赞同:“如此甚好。我们姐妹三人,便可将精力放在挑选女先生、制定书院的规矩、编撰合适的教材等事宜上。毕竟真要一样一样的来,事情可不少。”
“既然如此,那便这般定下了。”太子妃刘莹拍板道,“咱们定好时间,每日巳时、未时,聚在一起讨论,如何?”
于然和黛玉都觉得时间安排没问题。
于然甚至笑着提议:“太子妃,也不必日日在宫里讨论,要是您乐意,咱们也能出宫。有时候到瑞郡王府,有时候到怡郡王府,如此一来,也能换换环境,免得疲累。”
刘莹听了,忍不住打趣于然:“你这鬼精灵,是看中了玉儿那儿的茶和点心,不好意思开口吧?”
黛玉也掩嘴而笑,点头道:“若二位姐姐不嫌弃,随时欢迎。”
三人相视而笑,这份妯娌之间的和睦与情谊,在宫廷之中实属难得。
而太子和两位郡王殿下那边,在接到各自王妃传达的“重任”后,反应却不尽相同。
太子萧霆锐自然是全力支持。他深知父皇母后对女学的重视,也乐见自己的太子妃能担此重任,展露才华。
瑞郡王萧霆锴得知此事,起初还有些抵触。他本就因外祖父告老还乡而心生郁闷,觉得父皇偏心,如今又要把自己拉来做这些“杂事”。
然而,转念一想,这开办女学可是父皇亲自允准的大功劳!一旦女学办成,功劳簿上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名字。
“总不能也让太子和三弟有份,自己却落空了!”萧霆锴心中暗忖。
他可不想再被父皇觉得“不争气”。想到这里,他便打消了抵触情绪,反而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他迅速召集手下,开始积极地配合太子和三皇子,着手选址和规划书院的修建事宜。
至于怡郡王萧霆钧,他自然是对黛玉的一切决定都无条件支持。
皇帝得知三个儿子分工合作,心中很是高兴。在皇后处,还忍不住对着皇后赞道:“太子这个哥哥做的不错,懂得顾全大局,主动承担重任。老二老三两个弟弟也很好,他们能与太子兄友弟恭,携手共事,才是朝廷的一大幸事。”
开办女学的消息在京城不胫而走,很快便传到了长公主耳中。
长公主素来心怀天下,又深明女子教养之重要,听闻皇帝准许并由三位皇子妃牵头筹办女学,心中大为赞赏。
她主动表示要加入太子妃、于然和黛玉的筹备队伍,帮忙出谋划策。
“这女学既是为我朝女子谋福,那不必旁人多说,我便将馨儿送来,让她做这女学的第一批学生!”长公主甚至还主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