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霆锴之所以愿意主动请旨去赈灾,这功劳,可都是他的妻子于然的。
于然早就发现萧霆锴骨子里藏着不小的野心,同时,于然也仔细分析过朝中局势。
太子萧霆锐是嫡长子,身份正统,而且本人也极其聪明,为人处事低调谦逊,深得帝心。
更何况,上头还有皇后娘娘为他保驾护航,而太子的亲舅舅更是位高权重的吏部尚书。所以,要拉太子下马,基本上是没机会的。
很快,于然还看出来了,三弟何三弟妹虽然才干出众,但却没有争夺储位的野心。
萧霆钧做事务实,黛玉聪明,这对夫妇谨慎周全,一向都听皇上和皇后的。皇后对老三夫妇也相当照顾。
那么萧霆锴以一己之力去一对二,根本就不可能胜利。
于然一直在思索,要怎么样才能既不伤夫妻情分,又能巧妙地打消萧霆锴那不切实际的野心。
这次直隶地动,倒是个绝佳的好机会。
于然想,与其让萧霆锴在家中胡思乱想,不如让他亲身经历一番,去看看灾民是什么样子,出去真正做事儿,又该面临些什么。
让他体会到为政的艰辛和民生的疾苦,或许能让他放下那些不必要的争斗之心。
于是,她寻了个机会,故意在萧霆锴面前逗弄女儿。
“唉,”于然故作叹息,对着怀中的女儿道,“我的小囡囡呀,你看看三婶婶家的嘉悦妹妹,小小年纪便是郡主了,你却只是个县主。说到底呀,还不是三叔父在外面立了功,才给妹妹挣来了这份体面。”
“哼,你又说这些干什么?”萧霆锴一听脸就黑了,语气带着几分不悦。他最烦于然拿这些话来点他,仿佛在讽刺他的无能。
于然却仿佛没听出他语气中的不耐,依然抱着女儿,慢悠悠地叹息道:“妾身不过是替咱们的囡囡感到委屈罢了。瞧瞧小郡主,生来便是福星。再瞧瞧咱们的嘉忻,虽然同样是皇孙女,却因着父亲不曾建功立业,只能屈居县主之位,日后婚嫁只怕也要矮人一头。这可怨不得旁人,只能怨她命不好,生错了爹。”
萧霆锴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青筋都隐隐跳动。于然这番话,句句都戳在他的心窝子上。
“行了行了!别再说了!”萧霆锴终于忍不住,猛地站起身,在屋里烦躁地踱了两步。“本王难道不知道吗?!难道本王就不想建功立业吗?!”
于然这才放下女儿,走上前,柔声劝道:“殿下既然知道,为何不行动起来呢?如今直隶地动,百姓受苦,正是殿下报效皇恩,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若是殿下能亲身前往赈灾,安抚百姓,调度物资,这可比在京城里空耗时日强多了。”
萧霆锴白了一眼于然:“你以为赈灾是那么轻松的?”
“当然不轻松,可是越是不轻松,那才能有大功劳啊。”于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不过嘛,说不定三弟早就请旨了。还是说,殿下不敢去?”
“本王有什么不敢的?!本王明日就去请旨。”萧霆锴猛地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于然。
“殿下可要思虑清楚了,赈灾可不是什么享福的差事,风餐露宿,还要面对那些饥民。您金尊玉贵惯了,怕是吃不消。”于然流露出担忧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