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来,刚刚生了儿子的王熙凤只是摇头,对着平儿说:“大姑奶奶真是眼光不行,嫁给这样子的。”
“可不是,大姑奶奶日后,只怕日子不好过。”平儿见元春上次回来,比二姑奶奶那可是差远了。
“不过咱们也不必管了,孩子的满月酒,四姑娘太小了顾不过来,你得多去帮忙。”王熙凤嘱咐平儿。
贾赦早就吩咐一定要大办,毕竟他等这个嫡长孙等了多年,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如今王熙凤坐月子,探春又出嫁了,邢夫人是个管不来家的,事情自然就惜春来主管,平儿等帮忙。
黛玉看着女儿来了一趟,哪知道回去就听说了嘉琰得天花的消息。
“是不是弄错了?”嘉琰是太子的嫡长子,皇帝很看重长孙,所以平日里伺候嘉琰的人全都是精心培训过的。
皇孙染天花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宫中的平静。所有太医几乎都被叫去了东宫。
天花凶险异常,太医们尝试了各种方子,却始终未能见效,皇孙的病情,仍在恶化。
皇后第一个表示自己去照顾孙子:“本宫年幼时曾得过天花,侥幸痊愈。既然如此,便由本宫亲自去照看皇孙。”
太子妃却立刻上前,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无比坚定:“母后,儿媳也曾得过天花,身子已有抗性。皇儿是儿媳的骨肉,于情于理,都该由儿媳亲自去照料!”
皇后到底年纪大了,身体终究不如年轻人。而太子妃是孩子的亲娘,照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黛玉和于然一面让府上的人注重消毒,一面翻看医书,想着能不能找到什么偏方。
不得不说,皇长孙倒是吉人自有天相。
太医们本来是没法子,抱尝试了各种方子,从古籍记载的升麻葛根汤加减,到民间流传的沙参麦冬汤加减等好些偏方,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轮番用上。
奇迹的是,在太子妃的悉心照料和太医们的不懈努力下,皇长孙身上的脓包竟然开始结痂脱落,高烧也随之退去,小小的身子慢慢好起来了。
“好!好啊!”就连素来沉稳的皇帝,听了这个消息,也忍不住脱口而出,兴奋地连声夸赞皇长孙“有天命”!
然而,这话传到后宫,尤其是传到皇后耳中时,却让她心头一凛。
她深知帝王心术,也明白“天命”二字的分量。皇长孙能活下来是万幸,但若因此招来不必要的关注和忌惮,反而不美。
于是皇后立刻命人去将太子妃叫来。
“古往今来,凡沾上‘天命’二字的皇子皇孙,无不卷入是非之中。你与太子,如今已是储君储妃,更要谨言慎行。往后越发要低调,切不可因皇长孙康复而有丝毫张扬。明白吗?”皇后当即告诫太子妃。
:“儿媳明白,多谢母后提点。儿媳定当谨记教诲。”太子妃知道,皇后的这番话,是为太子一脉的安稳着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