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费请求先进入屋子,却并没有大开房门迎接后来者,而是藏匿了不良于行的齐襄公才重新出来。他和另一位侍人徒劳地阻拦了一番,最终一个死在了两扇门之中,一个死在了阶下。而贼子进门,又杀死了伪装成齐襄公的第三位侍人。
可惜齐襄公还是没能逃脱杀身之祸,他大概是被藏在了门后,反贼推门进来刚好在视线死角内。然而最终贼人在一扇门下看到了他的脚,发现了他的踪迹,就这样成了第四个被害人。随即,公孙无知被立为新的齐君。
寤生摇摇头,尽管已经听过了各位国君的死于非命,诸儿的死也仍旧让他感到莫名。
旁人被害往往是因为自身地位不稳,如鲁侯息姑;又或是亡于暗中的阴谋算计,如卫侯完;或是在相持中属于弱势,如鲁侯允。
唯独齐侯诸儿,他分明乾纲独断,若非这场意外,大概要再过许久,他才有可能因为第二种原因而被谋害成功。
只得理解为,连上天都无法忍受齐侯诸儿的无道之举了。想到这,寤生低头轻笑,虽然那后世的小姑娘对天道似乎颇为不屑,他却还是信的。
时间回到齐襄公刚即位时,由于他“无常”,大概是肆意妄为,性情举止无状,大家都很难摸清他的心思。所以鲍叔牙觉得国将生乱,带着公子小白就跑路去了莒国。很快鲍叔牙的预测成真,管仲也带着公子纠跑去了母亲的娘家鲁国。
而史记对“无常”的解读就是列了他做过的各种离谱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杀鲁桓公、和文姜私通、杀不该杀的人、性喜渔色、欺凌国中贵族等等。确实可以感觉到齐襄公行事好像全凭他个人心意,不是什么好人。
但是怎么说呢,一来从政治上看,他在位时,齐国明显是上升期,对卫国和鲁国成功进行干预,又完全吞并了纪国,算得上一时无两;二来,他都那么对自己的侍人了,侍人却还对他忠心耿耿。
虽然这个时代的底色确实是忠诚,也有句俗语叫“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但三个侍人在他性格这么差的条件下都甘愿为他而死,不管怎么解释,齐襄公应该都还是有那么些人格魅力的。
所以他的主要污点确实还是无道,不管是用道德来判定,还是用为君之道来衡量,齐襄公都不太合格。以至于史书虽然没怎么评价他,最多也不过“无常”二字,但是对他持有的感情色彩实在呃,不呈正面。
而对我们来说,齐襄公最出名的部分,也终究还是他和文姜的八卦。对于一个诸侯,一个有争霸之心的诸侯而言,如果他知道的话,大概会觉得很不甘吧。
“是这样吗,诸儿”文姜终于抬眼看向自己的兄长,二人视线相交。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