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羡得闻消息后,真是大喜过望,他连忙向司马乂通报此事,司马乂亦大喜,于是令刘羡领一众公卿军官北下山阴,到大河南岸去迎接义军。
此时已是初冬,黄河水浅,两岸几乎尽是秃顶的树梢,芦苇也都枯黄地倒伏着,显得天空格外寥廓。山野苍茫间,却见一支长长的马队蜿蜒而来,许多马上坐着疲惫的军士,而更多的马上承载着补给物品。大概是此前下过雨的原因,马上骑士们身上披着牛皮毡,上面沾满了泥点,一看就是日夜兼程,沿路很少停下。
刘羡过了河桥前去领路,在人群之中一眼就看到了索靖。在一杆白虎幡下,他乘着一匹显眼的赤血宝马,和善地同自己打着招呼。
索靖今年已经六十五了,几年不见,发须更显白,脸上的皱纹也更加显眼,好像干枯的桦树皮。但他沉着的气质并没有变,双目依旧炯炯有神。他见了刘羡,摘下自己的皮帽,又脱下皮毡,露出身上穿戴的明光铠甲,真是英姿勃发。等他翻身下马,用疲倦且坚定的语调,对刘羡道:“怀冲,好久不见了啊!”
他紧跟着说道:“自从得知河间王反叛后,我,还有张士彦(张轨),刘道真(刘沈),张景武(张光)他们,对洛阳的形势一直非常忧心,这几位殿下再这么闹下去,怎么得了啊!”
“我们早就想派兵支援朝廷了,只是山高路远,河间王又占住了弘农,真不知道该怎么过来。好在李世回(李矩)在河东,和我们说,可以走轵关入洛,我们几方就凑了一万两千骑出来,紧赶慢赶,今天终于到了!哈哈!怀冲,我来得还算及时吧!”
原来,这支骑军是由凉州刺史张轨、雍州刺史刘沈、西平太守索靖、新平太守张光、河东太守李矩联手凑出来的。这些人有的是刘羡的老战友,有的则是对河间王的割据感到不满。总而言之,他们为了援助朝廷,各自出了几千骑军。因此,其中的人员组成也比较复杂:有索靖的两个儿子,索璆与索綝,也有张光的部将刘义,还有张轨的长子张寔,李矩的外甥郭诵。
但无论刘羡认识与否,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愿意听从朝廷指挥,也都能征善战的关西骑士。
刘羡听后,心中升起一股暖意,正好天上层云散去,阳光从云隙中普照大地,将河边的冷意一扫而空。刘羡不禁暗自庆幸,正愁没有好的兵力补充,在关西的老战友们就送来了生力军,这真是上苍眷顾啊!
他领着索靖一行人去拜见司马乂,司马乂听闻缘由,当即就敕封索靖为游击将军,并将义军的所有随行军官都加爵一级,以此来表彰他们对朝廷的忠心。多了这一万余骑兵后,洛阳禁军的战力顿时得到了一次飞跃,甚至还要强过邙山大战之前。
而与此同时,郗鉴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他通报说,有数十名荥阳乡勇投奔至虎牢关。这些乡勇自称是刘羡麾下护卫毛宝的旧识,是受了人的托付,特来求见长沙王的。
究其原因,北军在退出虎牢关后,军纪明显松弛,大概是遭遇了败仗的缘故吧,各部将士屡屡有扰民之举。或抢夺财物,或奸淫妇女,惹得当地百姓豪族大为不满。
因此,荥阳士人私下里串联商议,特意修书一封,由四十余名坞堡主共同签名,派人前来拜见司马乂。他们是在向朝廷请命,希望王师能够早日发兵攻打叛军,荥阳百姓,无不愿为王前驱,群起响应。